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发展迅速的环境法开始进行法典化的法律重组,以系统化环境法。作为有着悠久法典化传统的德国,在这场环境法运动中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在1998年由一个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完成了《环境法典》的草案,但由于宪法中联邦和州在有关环境问题的权限冲突而导致这部法典草案被搁置下来。最近,德国政府重启环境法典项目,希望通过环境法典的制定来实现德国环境法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2.
国外环境立法模式的变迁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环境保护法》亟待修改,但在如何修改的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国外环境立法模式经历了从环境单行法到综合性环境法再到环境法典的变迁过程,值得我国借鉴,环境法的法典化不失为我国环境立法模式的一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中规定政治指导员必须具备“四个能力”:做党务工作、依靠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组织实施政治教育、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能力;协调内外关系和管理工作的能力;组织指挥战斗、训练和执行各项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国家针对发展迅速的环境立法中出现的冲突和重叠开始进行重组,重组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环境法的法典化。环境法法典化的最主要目的是对环境法进行简约化和系统化。由于立法传统和理念的不同,环境法法典化采用了不同体例,但总的来说,法典化提高了环境立法的质量和内在协调一致性,全面重视各类环境问题,从整体上促进了对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