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有一位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以朋友的身分对他说:我作为你的上级,认为你事前应该向主管部门打招呼;但作为一个老记者,我赞成你这样做。  相似文献   
2.
侯德健,想看长江,想看黄河。想看养育他父亲的那片土地,于是.只身跑到大陆,身边唯有一把吉它。转眼就是五年侯国邦出生在四川巫山。他的村子叫龙池乡,他的乳名叫龙云。侯国邦为了逃避与亲表妹的婚事,离家出走,随着逃兵跑到台湾.一晃就是40年。初到台湾那几年.他天天晚上做恶梦,梦见妈妈坐在老祖屋的门槛上,“龙云、龙云”不停地叫唤。他想去见妈妈,可是老碰到“共军”的哨卡,想跑,老跑不动。这样的恶梦一直做到生下侯德健才不做。他常对侯德健说,他有许多悲伤的事。侯德健一晓事理,父亲就给他讲龙池乡的故事,有句话,听得耳朵里长了老茧,“人呀,最要紧的是不能忘本。”后来,侯德健写了一首全世界所有华人都知道的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的"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的思想,既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推进"德法共进"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指明了路径。充分认识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的应然价值,探究两者融合的具体措施,无论是对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还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都日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4.
乡村社会法治化是一个整体化的进程,单一方向的法制变革如果缺乏相应的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将会提高制度的运行成本和监督成本,甚至背离乡村法治化的设计初衷。本文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对乡村法治化的影响,指出应当加强非正式制度的建设,促进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融合,以减少制度创新的阻力,从而促进乡村法治化顺利而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孙冕 《法制与经济》2009,(11):67-69
本文对美国诉中国知识产权案的专家组报告中关于美国提出的第三项主要诉讼请求,即中国刑法相关规定违反TRIPS协定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文章以专家组意见为基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主要分析了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力求为中国更好地利用WTO条款和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国家利益提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紧密相关却并不相同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同学甚至部分教师对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搞不清楚,经常出现本该使用“权利”的地方,却用成了“权力”,或者该使用“权力”的地方,却使用“权利”一词。为此,笔者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一)权利的内涵“权利”一词萌芽于西方社会,概念正式形成于罗马法。在英语中一般表述为“right”,主要有“正当的,正直的与正义,法律或道德相符合”的意思,对于什么是权利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定义:1.自由说。把权利理解为一种法定条件下的自由,如宪法规定的公民的…  相似文献   
7.
孙冕 《行政与法》2007,(11):28-31
乡村法治化运动在乡村社会遭遇的窘态与困惑是发起者始料未及的,国家法治被乡村社会有意无意的歪曲,“下乡的法律”不断被乡土社会知识传统解读,法治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冲突愈显突出。本文放弃简单地对法治与乡村社会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进行批判的进路,试图通过借鉴和采用法社会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强调回到中国的特定语境,回到乡村的生活场域和具体经验中,探讨当前造成乡村法治化困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分析实现乡村社会法治化之可能和必要,进而提出实现乡村法治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孙冕 《行政与法》2010,(2):62-65
法律意识是法治模式构建、运行与变迁的先导和基础,直接决定和反映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法治状态和法治水平。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农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始终伴随和影响着农村法治化建设乃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研究当代中国农村法治化进程问题,必然要将农民的法律意识置于其中,关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及其特点.将法治建设与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制度的创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