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4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历代司法文书的制作中,“判”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清代的“判”,继承和发扬了历代“判牍”的优长之处,形成了特有的一种文章体例和风格。它不仅在叙述案情事实方面,明晰具体,简洁生动,而且更重视对理由的阐明,说理透彻,令人折服。本文通过介绍一些实例,浅析一下清代判决在说理方面的可供借鉴之处。清判没有严格的格式,也不象现在的判  相似文献   
2.
法规属于规范性的法律文书,从语体方面看,它属于公文语体,从选词、造句到章法结构都有它的特点。认真研究它的语体特点对于拟定法规,充分发挥语言在法律工作中的实际效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法规常用句式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代词是汉语中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类实词,主要有人称代词,如我、你、他(多数加“们”)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哪里等;指示代词,如这、那、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代词,如某、该、各、每、其他等。在法律文书中,某、该、其  相似文献   
4.
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于“治狱”(审理案件)一事虽然十分重视,甚至于有的把它视为决定人心向背的大事,但是由于统治者和人民处于对立的地位,因而产生大量的冤案是必然的,也是没有办法彻底杜绝的。不过少数官吏能够比较认真地对待“治狱”工作,也曾经平反过一些冤狱,使一些蒙冤受屈的人得以昭雪。如《拆狱龟鉴》中记载的下面一件盗窃案就是:  相似文献   
5.
比词大的造句材料叫做词组。词组内部也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它的基本结构形式和合成词内部的结构形式是一致的。就是说也有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如: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联合式),及时处理(偏正式),态度老实(主谓式),惩  相似文献   
6.
介词是用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目的等常常用到的一类词。但是绝大多数的介词都不单用,要和名词,代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词结构,在句中使用。如:“于一九八○年三月”,“在本市郊区”等就是(下面加点的是介词)。因为司法文书的写作,要求在记叙事实时必须把时间、处所、原因、目的等因素记写清楚,因而介词结构用得很多。要作到使用正确,有必要了解各类介词所表示的种种意义关系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下面依次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判决书是最重要的裁判文书。所谓裁判,那就必须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讲明裁判的理由,分清是与非、罪与非罪的界限,充分体现司法工作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这就要求写作判决书时,既要把事实记叙清楚,又要注意分析事理。民事判决书则更要注意明辨是非,以理服人。目前,在这方面恰恰是一部分民事判决书比较薄弱的一环。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77年度民字第51号)是一篇叙述事实比较清  相似文献   
8.
前面几讲主要谈了词和词组,下面几讲要谈汉语的句子成分和复句。句子是表达思想的语言单位。它由词或词组组成。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各种不同的成分。这一讲主要讲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主语是一句话中被陈述、说明、判断的对象,常常是人或事物。谓语是一句话中对主语所作的陈述、说明、判断,表示人或事物“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宾语是动词谓语所涉及到的人或事物。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来充当,谓语常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如:  相似文献   
9.
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法律文书质量的企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固然出过少数执法严明、审慎断狱的所谓廉吏,也确乎平反过一些冤狱。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原因、由于官府和人民的根本对立,因而所由造成的冤狱必然是大量的,而且大部分是得不到平反昭雪的。以至于古人也常有“覆盆之下多沉冤”的慨叹。下面介绍两则古代的冤狱,一则得以平反昭雪,一则冤沉海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