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一直没有放弃对大国地位的追求,鉴于实力和国际环境的原因,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崛起受到很大的制约,对美外交也处于弱势。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国力大增,对美愈来愈强硬的外交更可视为其崛起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人,并不是一个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早期的民彝自由观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观有一个思想和时间的发展过程,这种变化是其强烈的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指向性、其民彝自由观的群体指向性、以及李大钊自身的与时俱进的性格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途径。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课改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文章认为,只有在总体教学思路、考试方式两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分为三大主体:领袖人物、理论工作者以及人民大众群体。三者紧密关联、相互影响。三大主体不断深入、互动,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文章着重描述的是三者间的关联性,分析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间、领袖人物和人民群众间以及理论工作者和领袖人物间的细节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根本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神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规范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继“三个代表”以来的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