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本祖诒《西班牙随笔》 《西班牙随笔》正如标题所示,写的是丁祖诒西班牙之行的所见所闻,重点写的是作者的所感所思。这种散文随笔。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用细致的笔触描摹对象,去穷形尽相,力图以生花之妙笔传达所游之地、所观之物的彤貌与神采,同时抒发情感,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一是触景生情,“思接干载,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抒发纷纭的思绪。丁祖诒这篇《西班牙随笔》在写法上属于后者,因西班牙之行的所见所闻而有所感发。触物联类,纵横捭阖,抒其情抱,发其思致。  相似文献   
2.
陕西是中国诗歌的高地,陕西当代农民诗歌的创作水平,代表了中国当代农民诗歌创作的水平。从王老九、李有源、韩起祥到李强华、蒿文杰、章立,等,经几代人的努力,陕西出现了一个农民诗歌创作的高潮。这类诗歌简捷、明快、自然、朴素,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情感真挚,深得社会各界喜爱,它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不容忽视。农民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之根,是中国农耕文明之花。它体现着田园牧歌式的审美理想,同时,它也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冲击,面临着重构与再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