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法律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环境权系指公民有在清洁、舒适、健康和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法制逐步健全的今天,公民的环境权理应得到确认和充分保护。但是,有些地方并不重视群众的环境权利,相当一部分群众也不清楚环境权是什么,自己应当享有哪些环境权利,承担何种环境义务。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强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权是公民反公害斗争的产物环境权首先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它是由严重的污染危害和人民群众的不懈斗争这两种因素所促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 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法学派和民法学派进行了九年旷日持久的论争。这场学术持久战的实际目标是双方都试图以自己赞同的法律部门垄断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规范权。因而,其核心问题始终表现为:民法对经济活动究竟有多大限度的规范权?经济法究竟应不应该在法制实践中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存在,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有限度地规范?这场论战涉及到立法界、司法界和整个法学界,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环境危害的严重性正逐步广泛地被人们所认识,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还不完善,还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我国  相似文献   
4.
在民事、经济诉讼过程中,财产保全常常成为审判人员为了便利判决的执行而采取的措施之一,而这也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财产保全制度的立法意图所在。然而,法制理论与诉讼实践在强调实现民事财产保全制度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被保全企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自1979年恢复公证制度以来,国家公证机关通过办理大量公证业务活动,指导当事人建立符合法律规范的权利、义务关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效地发挥了公证制度在稳定民事法律关系,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国际经济法学开宗明义的问题,是国际经济法的范围问题。对于国际经济法主体范围和渊源范围的不同解释,使国内外法学界形成了“小国际经济法论”和“大国际经济法论”两种互相对立的学派。“小国际经济法论”者认为:国际经济法属于国际公法的组成部分,是调整国家、类似于国家的政治实体和国际组织之间在国际交往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