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国际经济调节方式的一种,国际经济指导调控是为克服国际市场调节机制的盲目性、被动性和滞后性等缺陷而出现的,它本质上是对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国际经济指导调控在调控主体、方式、效力以及调控的对象和领域等方面有其特有的内涵。对国际经济指导调控的研究有如下启示:首先要搞好本国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国内的宏观调控相关制度;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指导调控同时要坚持和发展国家的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2.
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府有限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峰 《现代法学》2012,(6):126-135
合作金融与政府监管存在内生的冲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独立自主性决定了政府对其监管应当是有限的。除非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由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监管,互助社的设立、管理与运行应当主要留给社员自行决定。实际上,农村资金互助社通过其自主制定的章程,依靠当地的习惯规范以及互助社自身的特有优势,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因此,就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模式改革而言,我国当前银监会的监管职能需要收缩,监管的范围要改变,同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我管理能力也需进一步加强,但这些均需纳入法律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3.
张辉  张德峰 《时代法学》2005,3(3):38-44
法院调解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过程可以被模型化为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运用博弈理论分别考察在调审分离与调审合一两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的和解情况,可以得出调审分离更有利于提高调解的成功率的结论.此外,要提高和解的成功率,不但相关事实的查明是必要的,而且法院也不应该按同一个标准收费.  相似文献   
4.
宏观调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有决策行为,也有执行行为;宏观调控作为国家经济调节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国家为克服市场缺陷中的盲目性、被动性和滞后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发展而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计划、经济政策和具体经济调节手段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和运行",从而引导和促进其按照国家所希望的方向和途径运行的一种国家经济职能活动.宏观调控对执行主体具有强制性,对被调控主体则不具有强制性.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诉讼程序是适用于人事诉讼案件的特别程序。现行民事诉讼法中人事诉讼程序的厥失不利于人事诉讼案件的处理和当事人权益的保护 ,有必要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增设独立的人事诉讼程序 ,完善其具体程序内容 ,以建构我国的人事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其当前的民主困境主要表现在民主管理主体缺失、民主参与利益丧失、民主管理外部环境缺乏三个方面。法律制度的合理安排有助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民主困境的突围:首先,解决民主管理主体缺失的途径包括明确信用合作社的合作社法人属性,同时,在保障民主管理有效的前提下允许农村信用合作社吸收非社员股金;其次,解决民主参与利益丧失的途径在于保障社员的利益,包括调整投资股与资格股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约束信用合作社的内部人控制;第三,解决民主管理外部环境缺乏的途径在于保障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独立,这要求按照独立原则改造信用合作组织体系,改革信用合作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7.
7月21日至22日,全国部分县(市)人大工作交流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在石河子市召开。陕西省户县,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甘肃省永登县、皋兰县等7个省、自治区12个县(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和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是关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分配之法,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权衡、确认和保障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活动。经济法的利益再分配功能首先体现在其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同时也体现在对传统权利、义务等非经济利益的再分配。通过发挥经济法的再分配功能,能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经济协调储备金制度由其《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集中加以规定,这种储备金制度是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有效工具,对德国的宏观调控实践及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像德国那样能为克服经济衰退随时提供宏观调控资金的“储备金”制度,而在通过财政收入、发行国债和贷款等方式提供资金存在现实困难的情况下,建立经济调节储备金制度非常必要。我国储备金制度的建构可以结合本国的国情并借鉴德国的一些做法,同时应该使之成为一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从民商法到经济法:市场经济伦理与法律的同步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经济学的"自利"假设为市场经济奠定了人性基础,也为市场经济伦理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公平竞争伦理是市场经济伦理观的核心,对自由市场经济伦理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予以强化和保障的法律机制主要是近代民商法。进入社会市场经济阶段后,市场经济伦理观又发展了社会责任伦理,与之相应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以及经济法等社会本位之法由此而生。社会责任伦理中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责任伦理是对自由市场经济伦理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法律强化和保障机制便是经济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