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层面展开,也存在一定法律基础,可考虑借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模式,构建南海能源共同体,保障南海能源的公平分配,以此促成南海争端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2.
张艾妮 《时代法学》2013,(5):104-110
渔业资源的法律属性引起了西方渔业法学界的热烈讨论。渔业资源的公共财产的本质属性导致竞争性捕捞,催生了渔业公地悲剧。美国承继了英国普通法上的公共信托制度并通过本土的判例法,将公共信托原则适用于渔业资源的养护与管理领域。渔业公共信托原则在美国的发展具有渐进性和扩张性。我国1986年《渔业法》固守以捕捞许可为基本手段的行政管理模式。没有引入基于市场的管理方法,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本文建议我国修订《渔业法》时,对美国渔业公共信托原则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成为保障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鼓励创新、维护首创精神是知识产权立法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不容回避的难题。原本归属私权属性的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垄断性。跨国保护知识产权属于国家间合作实施的执法行为。运用公权力保护私权利必然引致国家公权力的冲突。此种冲突从性质上可以作类型化处理。协调与化解此种冲突将极大地提高跨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