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公共视角下的政策监控:概念剖析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监控是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而对政策运行状态进行监督和控制,它反映的是在政策过程中各政策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公共政策主体性的不完整构成了公共政策监控的困难与意义所在。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要义在于,当某一政策主体的政策行为明显偏离公共目的时,其所拥有的政策权力能够受到另一公共法权主体的否定性制衡。  相似文献   
2.
基本国策与基本政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国策是执政者为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根据基本国情做出的关键策略选择。基本国策本质上属于策略范畴,形式上具有公共政策的特征。基本国策即国家的基本政策的观点,曲解了基本国策的性质。基本国策与基本政策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行动逻辑、制定机制、调整机制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彭云望 《唯实》2009,(10):4-6
自1919年以来的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三十年变革周期现象”,先后迈过了“自强”、“自主”、“自信”三大步。未来30年的中国应完成“自由”之旅,这将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之路的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4.
潜规则生发机制及其遏制——兼论吏治规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潜规则是官场正式规则背后的另类规则,它像癌细胞一样寄生于正式规则又不断地侵蚀着正式规则。正式规则下的自由裁量权和官员的个人理性是潜规则生存的充分必要条件,基于个人理性的自组织(self—organizing)机制则是潜规则得以扩张的根本原因。潜规则遏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控制的有效性,在当前的转型期社会,吏治规范的主要思路是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督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5.
彭云望 《行政与法》2003,73(11):59-61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管制将成为政府管理微观经济的主要方式。出租车经营许可证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管制行为。政府管制使得财产权的公、私界限越来越模糊化,在法制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必将导致政府与私人之间财产权纠纷的增加。本文以诚通公司诉天津市客管办一案为背景,从法经济的角度对出租车经营许可证的财产权属性、分配、转移及剥夺进行学理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