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诉讼时效的制度和理论,既是民法学中古老的内容,又是我国目前在民事审判工作和经济审判工作中的新问题。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对于依法审理各类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诉讼时效的效力诉讼时效的效力就是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所发生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民事案件案由体系的必要性 民事案件案由是对案件本质的概括,体现着案件的主要法律特征,反映看当事人之间民事权益的争执。因此,正确确定民事案件案由,对于理顺案件的民事法律关系,准确适用民事法律政策,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行民事案件案由体系和习惯作法的弊端主要在于:第一,不适  相似文献   
3.
继承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编是《中国民法讲义》的重要内容。准确、扎实地掌握继承编的基本内容,不仅是加强民法学理论学习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深入理解继承法律政策规定的基础上,依法审理继承案件,保护公民合法继承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确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四十八条关于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做出正确的裁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民诉法关于第三人的规定比较简单,审判实践中的情况十分复杂,如何全面理解,正确适用民诉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就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如下供探讨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我国民法通则确立了诉讼时效制度,明确规定权利主体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权利应在法定期间内行使。那么,是否所有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都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呢?对此,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亦认识不一,然而,这又是严格依法办案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学理上亦称为诉讼时效的客体。在我国,民法学者多认为,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财产权,人身权不适用或很少适用诉讼时效。这种观点不尽妥当,不能准确地说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法律依据不足,且与司法实践衔接不上。例如,分家析产  相似文献   
6.
<正> 自从实行计划生育,尤其是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以来,因生女孩而引起的离婚案件明显增多。仅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这类案件在离婚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一九八○年是2.8%,一九八一年是5.6%,一九八二年是41.7%,一九八三年是50%,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生女孩而引起的离婚案件,从表面上看起来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究其实质则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残余思想在作祟。有这样思想的人,他们往往对计划生育政策抱有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十分淡薄。  相似文献   
7.
继承权是继承法律制度的核心,涉及到继承法律制度的各个方面。探讨继承权的法律意义,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继承法律制度,保护公民的合法继承权,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以专章规定了简易程序。本文试就有关简易程序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监护是指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实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监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首次在我国《民法通则》中得以确立。从《民法通则》贯彻、实施以来的情况看,关于  相似文献   
10.
有的基层人民法院在向上级人民法院抄送、报送法律文书时,往往附有送达回证,要求对方在收到法律文书后把送达回证寄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送达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把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等。送达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受送达人了解文书的内容,按照法定程序参加诉讼活动,行使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而且还在于送达后要产生一定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