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应当重视当事人的举证权利彭春文当前,在民事诉讼的证据方面,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侧重于举证责任,强调当事人的举证义务以及不履行此项义务的不利法律后果,而很少去关心和保障当事人的举证权利。现实中不少法官只是把当事人看作是举证这一诉讼活动的义务主体,而...  相似文献   
2.
证明责任在民事抗诉案件审查中的运用彭春文一(一)证明责任在民事抗诉案件审查中的重要性本文之所以强调证明责任在民事抗诉案件审查中的运用,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第一,因为证明责任在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丰富的内涵。一般说,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当...  相似文献   
3.
资本运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法律问题,其中所涉及到商法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中国法学会商法研究会2003年年会以“资本运营的商法问题”为主题,围绕公司资本、国有资本运营、资本运营与信托和证券投资基金等制度展开了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应增强商事法律保障力度等新建议。  相似文献   
4.
《刑法》“共同犯罪”一节共有五条,可以看出,共同犯罪的构成是开放式的规定,但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却是封闭式的规定,只有四种类型:主犯及其刑事责任,从犯及其刑事责任,胁迫犯及其刑事责任,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不存在其他类型的共同犯罪人和刑事责任。显然,要确定每一个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首先要对所有的共同犯罪人作出分类,确定他们要么是主犯,要么是从犯,要么是胁迫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祛确立了以控辩式为主的诉讼模式。一般说,这种诉讼模式的立法精神在于使校辩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在矛盾运动基础上,通过法官的审理得到和谐统一。由于法官处于相对超脱的地位,所作的判决也相对公正。据此可知,控辩式诉讼模式的前提是控辩双方的诉讼权利大致对等,唯有如此,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这种诉讼模式的立法意图。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为适应这种诉讼模式的需要,充实完善了辩护人的权利,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随着这部法律的实施,实践中不少人却因此认为公诉人与辩护人在诉讼地位上是完全对等…  相似文献   
6.
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是犯罪嫌疑人和律师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属于法律帮助权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权利。其对侦查的积极影响在于保障人权和限制侦查权力的恣意,消极影响在于增加侦查负担和防碍侦查进行。因此其内容的界定应遵循开放性和限制性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第96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其中的代理申诉、控告和申请取保候审,理解起来都比较简单,不会发生歧义。但是,对于如何认识“提供法律咨询”的问题,目前无规范性文件予以界定,在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中也基本上是空白,以致侦查机关和律师在实践操作中无所适从。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探讨。一、律师提供法律咨询的性质和地位(一)是诉讼权利之一种从法条所使用的词句及法律权利…  相似文献   
8.
所谓转诉,是指公诉程序终结后转由被害人启动自诉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被害人对于检察机关不起诉的决定如果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转诉权就是指被害人在这一过程中所应享有的权利。这一规定建立了自诉权监督制约公诉权的机制,对保护被害人的权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行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对转诉规定得比较笼统,不利于被害人转诉权的行使。加上检察人员的认识不尽一致,实践中被害人的转诉权很难实现。因此应明确或完善被害人在转诉中的以下权利:第一,参与权。检察机关在作出不起诉决定的过程中应当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