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论听证程序举证责任的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行政处罚法》的颁行,听证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这标志着行政活动结束了过去的隐蔽集权状态而走向公开、公正、民主。举证责任问题是听证程序的关键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行政机关或当事人在听证程序中的权利义务范围和对法律后果的承受程度。美国行政法学家伯纳德·施瓦茨教授指出:“在实际诉讼中,举证责任问题的重要性甚至比大多数律师认识到的还要大。确定举证责任问题常常就是决定谁胜谁负的问题。”①虽然听证程序有别于诉讼程序,但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在听证程序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有必要对听证程序中举证责任的主…  相似文献   
2.
一、行政诉讼制度运行中的权力制约因素行政诉讼制度的确立,给行政相对人在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权侵犯的条件下提供了一条司法救济的途径,同时也开辟了司法审查权制约行政权的先河.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诉讼是实现行政主体与相对一方平衡的调节器.但是,外部诸多权力因素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之正常运行阻碍颇大,后果颇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论司法公正的相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勃兴和法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司法工作的关注和对司法公正的渴盼也与日俱增。但是何谓司法公正?司法公正的标准是什么?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并未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不同职业阶层之间也并未形成一个统一而完整的认识。因此,科学界定司法公正的本质内涵,理性解读司法工作的运行规律,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对司法公正的相对性原理作一初步探讨,以期能够廓清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司法公正相对性的内涵及表现尽管绝对的、完全的正义一直是人们崇尚和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由于司法审判有着自己…  相似文献   
4.
关于在执行程序中设立举证责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执行程序中的举证责任问题既未引起立法者应有的重视,也未引起法学理论界足够的关注。制度建设的滞后和研究的不足给执行实践带来了很大的混乱,影响了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执行程序中建立和完善举证责任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司法实践来看,解决执行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理顺法院与执行当事人的关系,就必须依法对执行程序中举证责任的主体、举证责任分配、举证期限以及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和相关的补救手段问题作出切实可行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行政立法的滞后性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行政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奋斗目标。然而,历史的和现实的、人为的和制度的种种因素决定了我国的行政法治必将是一个艰巨而又繁杂的系统工程,必将受制于各种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对抗与整合。而如何加强和完善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乃是实现行政法治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行政立法工作艰巨而又繁杂,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而又行之有效的行政法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