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成都市武侯区,得名坐落于辖区内的武侯祠。与民意“无缝对接”,以促进民生改善为重心,注重工作的创新性、连续性和实效性,努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是近年来武侯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徐发明 《政法学刊》2007,24(1):19-24
诉讼时效制度的正当化理由仅在于保护不应再履行义务的债务人。这本是德国民法早已解决的问题,但在我国却总结出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稳定社会秩序、方便案件审理、利于物尽其用四大理由。有学者更夸张地列出减少纠纷、保护一般债务人、保护债权人、保护第三人、进行市场调节等项理由,并牵强地与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相联系。诉讼时效制度正当化理由的原理还包括其必然性根源和负面性影响等内容。这些原理对审判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赋予被拆迁人优先权具有现实需要和法理依据,因而是正当的,但司法解释中的相关条款还应从房屋用途、优先权行使时间等方面加以完善,从而平衡相关各方的利益。要减少被拆迁人与善意第三人之间的纠纷,目前情况下政府拆迁主管部门“小有作为”即可。  相似文献   
4.
早在古代罗马,法律条文中就出现了推定。但是,民事推定虽然古已有之,并适用到现在,理论上的阐述却不多见。本文试图对民事推定作一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一、民事推定的概念、特征及意义所谓民事推定,是指当民事关系由于当事人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或事件而处于不确定或不完全确定状态,而从已知事实又无法确定时,根据已知事实,依照法律规定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