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维新 《江淮法治》2011,(15):19-20
近年来,肥西县人大常委会把监督目光聚集于流经该县的丰乐河,不仅督促丰乐河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有效提升河堤抗洪能力,还有效催生百里长堰开发,绿化两岸环境,促进了沿河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维新 《江淮法治》2012,(15):35-36
"丰乐河三河中学段河道弯曲不畅,坝堤低凹塌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今年梅雨季节的到来,洪涝灾害随时可能发生。请问,在目前条件下,一旦发生像1991年那样的大水,将采取什么措施使病险河段扼住洪水肆虐,  相似文献   
3.
徐维新  陈鹄 《江淮法治》2011,(21):21-22
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切实保障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全国百强县”,肥西县人大常委会就此检查了全县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  相似文献   
4.
历史转折中的北大荒青年高朋辉,周晓霞,徐维新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青年是时代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脉搏随着时代的节拍跳动,他们的思想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晴雨表。那么,在当前的这场巨变中,垦区青年在想些什么?在历史与未来的转折点上,他们能否架起一座继承与发展的桥梁?针对这些问题,最近我们对黑龙江垦区近万名青年进行了一次思想状况调查。反思历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当代垦区青年是北大荒的第二代,他们出生于北大荒的艰苦创业年代,伴随着党的改革开放的步伐生活成长。通过北大荒精神的熏陶,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一代北大荒青年既对历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对现实有比较深刻的感受,他们的血液里积蓄着父辈南泥湾精神和北大荒精神相融汇的英勇奋斗、艰苦创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生活中也无时不体现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所获得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改革开放10多年来,垦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收入已由1978年的300元提高到1992年的1200元,垦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垦区青年的思想观念有较大的影响。调查表明,垦区青年对走  相似文献   
5.
近日,肥西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对县政府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表示满意,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至此,肥西县人大监督并支持县政府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告一段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三大推进”战略,肥西县委也确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招商·环境·效能年”活动。为了紧紧围绕市、县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来做好监督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县人大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监督重点,早在年初的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  相似文献   
6.
徐维新 《江淮法治》2011,(23):20-2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肥西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对水利工作实施监督。着力督促政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来到肥西县山南镇了解自来水情况,居民刘中苏拧开家中的水龙头,望着清澈甘洌的水哗哗流出,高兴地说:“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督办下,政府认真落实,采取多项措施保护水源.我们不再为自来水不干净而犯愁啦!” 代表建议保护水质  相似文献   
8.
徐维新 《江淮法治》2012,(17):39-40
肥西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紫蓬镇永久村党总支书记刘松根已连续担任四届县人大代表。担任人大代表的这些年来,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浓浓深情,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关心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呼声,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好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怀揣民心当代表。情系百姓显本色。  相似文献   
9.
“12月10日是统一选举日,请选民们到各自的选区参加投票”、“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2011年12月10日是肥西县县乡人大代表换届的统一选举日.全县各个投票点彩旗飘扬,鲜花斗艳.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幅浓浓的民主氛围。当天.全县75万选民选出了自己的“代言人”——310名县人大代表和1174名乡镇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刘利珍  徐维新 《前沿》2005,3(12):153-155
当代中国已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厉行法治的根本要旨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最终落脚于推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因此,对于法的价值与人的发展二者关系的研究便被置于凸显位置。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二者关系研究的意义价值做一阐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献微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