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1.
方舒 《理论月刊》2014,(1):143-147
经过党和政府60多年实践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演变过程分为三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之初的生成阶段、改革以来的转型发展阶段和2003年至今的创新发展阶段。在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议题下,梳理和评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可以客观、充分地认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历史变迁,也能为我国今后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实施了一种片面的发展方式,将经济增长与提升公民福祉分离开来,相当多的人群并未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近年来,西方理论界开始重新审视发展和福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以新的发展观实现公民福祉。中国政府现今也正积极推进社会建设事业,努力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福祉,争取实现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介绍、阐述和厘清西方社会政策理论关于福利和发展关系的最新成果,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社会政策的现实环境,分析社会建设中社会政策的作用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观是处理"老左派"与"新右派"福利争论的理念创新,它力图摆脱"左与右"两派对某些基本福利概念之间非此即彼的攻讦。改革开放30多年,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转型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但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社会政策仍有很多不足。我国的社会政策履行时代使命需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之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经济领域的大融合,也促进了世界各国思想观念、政治、文化、法律的渗透和融合。本文指出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普适性规则的同时经济法也随之表现出趋同性。  相似文献   
5.
方舒 《理论研究》2010,(4):10-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内衍生出了众多社会问题。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但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福利缺乏科学合理的社会政策作指引。我国的社会政策如要履行时代使命就需不断改革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