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法律   1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嘱是立遗嘱人生前对其财产所作的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处分就一般情况而言,公民只是就已经确定、取得的现实的财产设立遗嘱,但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公民需要对一些有一定基础,可能取得或者实现的财产,也就是非现实性财产设立遗嘱。例如,对历次运动中被没收、查抄,而  相似文献   
2.
银行资信证明,是指非现金结算的商品交易中,银行和信用社为在自己的行社开户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出具的有支付能力的证明.银行资信证明失实,是指银行所证明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在这种情形下,一旦有人持银行的不实资信证明进入非现金结算的期货交易,就会使一方遭受经济损失.目前,对银行资信证明失实应否承担法律责任,尚未引起重视.实践中有关部门多以种种理由不受理此种经济纠纷,以致当事人告状无门.有鉴于此,笔者试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3.
盗坟的现象在各地屡有发生。盗坟者昼伏夜出,象幽灵似的窜入坟山墓地,挖开坟墓,揭开尸棺,捣烂尸骨,取尽棺中之物,把这些珠宝金银、首饰翡翠、衣物钱币分别销售,可利用的棺木整旧翻新,高价卖出。这种行为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为了迅速制止这股邪风的蔓延,打击盗坟分子,有必要对盗坟的社会危害性加以浅述一、侵犯了公民、集体和国家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可侵犯。”第九条  相似文献   
4.
自本刊就“无罪推定”原则组织专题讨论,先后发表两种观点互相对立的文章以来,陆续收到了各地的一些来稿,这里再摘登四篇短文,以利于讨论的进一步开展。从先后发表的文稿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家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律师担任仲裁员的问题,1980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没有规定,实际部门也囿于暂行条例无此规定,不支持律师担任仲裁员工作。那么,律师到底能不能担任仲裁员呢?笔者不揣浅陋,就这个问题,撰此拙文,冀望引起理论界和律师界的重视。倘若有谬。请不吝教正。  相似文献   
6.
一合同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是维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无不要求合同当事人必须严守合同纪律,全面履行合同,反对并制裁违约行为。因为任何违约行为,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不同程度上给国家经济秩序带来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同违约现象却是不可避免的,当违约事实发生后,必须进行合同补救,使受损害一方能及时合理地得到补偿;制裁违约一方的违约行为,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性购买和保护性销售即为诸多合同补救方法之一。保护性购买,又称补进性购买,指买方在卖方违反合同的情况下,善意而适时地向第三者购买同类标的物,以替代卖方的履行,买方可于事后请求卖方补偿买方因保护性购买而花费的高于合同价金的差额,以及附带损失。保护性销售,是指卖方在买方违反合同不受领货物的情况下,适  相似文献   
7.
<正> 银行资信证明,是指非现金结算的商品交易中,银行和信用社为在自己的行社开户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出具的有支付能力的证明。银行资信证明失实,是指银行所证明的内容与客观事实并不相符,换言之,即被证明者实际上没有支付能力。在这种情形下,一旦有人持银行的不实资信证明进入非现金结算的期货交易,就会使一方遭受经济损失。目前,对银行资信证明失实应否承担法律责任,理论上尚未引起重视,实践中有关部门往往以种种理由不受理此种经济纠纷,以致当事人告状  相似文献   
8.
第三者责任险(以下简称责任险),是保险责任的一种。投保人应按时向保险人缴纳规定的保险费,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而使第三者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害,依法应由投保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负责赔偿。责任险强制保险,就是国家用法律规定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保险制度的特点是,被保险人不须投保,但保险人必须承保,它不是双方自愿协商成立的保险合同,而是国家规定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从属于经济立法范畴的。本文仅就建立私有高速车责任险强制保险的制度,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仅就民事法律活动中较常见的欺诈、胁迫和重大误解试加论述。弄清这些意思表示的构成和法律后果,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银行扣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的授权,在法定的范围内不经当事人同意和委托,直接办理划拨和扣留的一种强制措施,其实质是强制改变被扣款者资金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授予货币管理机关和结算中心的银行以此项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是国家加强货币监督和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正确地适用扣款手段,对于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带来消极的后果。近些年来,在银行扣款上,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如法院依法向银行发出协助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