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明明  曾祺 《法制与社会》2013,(16):131-132
医疗纠纷的院内调解机制具有存在的必要性,能够发挥其独特的矛盾化解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医疗机构对医疗纠纷和患者权利保护的积极性。医疗纠纷的院内调解机制没有严格的程序约束,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可以在宽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有利于医疗机构在医疗纠纷化解中掌握先机。医疗机构院内调解机制的构建需要注重调解主体、调解程序的启动、调解的内容、调解结果的法律效力等诸多方面。同时,政工工作需要在院内调解机制中得到贯彻。  相似文献   
2.
曾祺  李明明 《法制与社会》2013,(11):165-166
"医闹"是一种不正当的甚至非法的维权方式,其成因比较复杂,职业"医闹"在"医闹"行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医闹"行为对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活动造成了妨碍,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医疗机构应对"医闹"行为应坚持及时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顺势疏导原则。在具体对策上,医疗机构需要做好信息预警工作,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与公安机关实现联动打击"医闹"行为。医疗机构还应注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对"医闹"行为的认识,促使医务人员忠于职业、精于业务,并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危机管理政工队伍用于应对"医闹"行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