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1.
近年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刑事和解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新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关注。虽然作为一种制度架构,理解和实践这一制度至今还有不少的分歧,但是对于刑事和解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共识。“枫桥经验”作为中国基层社会对刑事政策理论的具体实践,为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乡土资源和实证素材,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和解经验,是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探索的一个缩影,成为刑事和解制度成功的典范之一。本文以“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的实践为基础,试对刑事和解的制度建构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2.
[基本案情]被告人吕某原系某集团公司下属水泥厂(独立法人)的职工,曾参与该厂电脑管理软件的开发。2003年下半年由集团公司决定调到下属混凝土公司(独立法人)工作。2004年2月的一天,水泥厂的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请吕某维修。吕某在维修时发现办公桌上有空白的水泥供应卡,吕某认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规定较为粗疏,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争议,偏离了设置这一制度的目的。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同干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民合一模式,在目前条件下不宜立刻取消这一制度,而应在受案范围、当事人范围、原告人权利、诉讼范围等方面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现行职能管辖立法规定本身存在的缺陷,是直接导致职能管辖异议的主要原因.现行的职能管辖概念实质上不是关于职能的分工管辖问题,而是刑事诉讼启动程序问题,自诉案件的启动主体是自诉人而不是法院.解决刑事职能管辖异议问题,应当从纠正职能管辖不当定义出发,还刑事诉讼启动程序本来之面目.  相似文献   
5.
司法如医     
司法如医,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学者提过,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有很多人都赞同这一观点,我也赞同。有学者将审判委员会判案比喻为不临床的医生开处方,其实也隐含了司法如医这一观点。但是,学者对司法如医很少作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方式之一,其概念、法律地位尚存在争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做法各异.“枫桥经验”指导下的刑事和解实践,以现实需求为立足点,注重矛盾的有效化解,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素材,但拘于现行法律的规定,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刑事和解应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体现,应放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格局中来构建,而不应限于“出罪”的范畴,其制度架构应当从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着手,对刑事和解的实体作用、适用条件、范围、操作程序、监督救济等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1998年11月,Z市某镇某村为筹集山林管理费用,经村经济合作社集体研究决定后,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以6000元的价格将村属一集体山上的杉树出售给邻村村民吕某,由吕某按照村留养要求自行采伐。同年12月间,吕某共采伐杉木41.4立方米。2002年8月,因村级班子换届产生矛盾,有村民向Z市公安局(林业公安科)举报,要求查处某村滥伐林木的行为。2002年11月,市公安局(林业公安科)经调查,确证上述案情属实,遂书面决定:1、某村集体滥伐林木的数量没有达到当时的刑事立案标准,不予刑事立案;2、因滥伐林木行为发生在1998年12月,违法行为在二年内…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新增加了危险驾驶罪,将所谓的"飙车"和"醉驾"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虽然施行时间尚短,全面正确评价其成效还为时过早[1],但是,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此罪名的理解和适用已呈现较大分歧,尤其是对"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以下简称"醉酒驾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