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先用权“原有范围”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只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理论上称之为对专利权限制的先用权抗辩。先用权又称在先使用权,它不是一种可以单独存在的权利,而是一种在与专利权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的。可对抗专利侵权指控的法定抗辩事由。实践中,相同的发明创造为多个主体分别作出或合法拥有的情况并不少见,若因其中一主体申请了专利而否定其他在申请日前已投入资金、劳动力实施或准备实施该发明创造的主体的经济利…  相似文献   
2.
秩序的差异--和谐社会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就是秩序的差异。在我国,“人民群众”内涵不断扩大,这是和谐社会能够实现的充分条件;我们的生活处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样式,这是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使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够同时并存,形成“秩序的差异”,这是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3.
公民纳税意识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不能只停留在空泛的宣传和片面强化税收征管权上 ,而应以建立良性互动的税收征纳法律关系为核心 ,从保证税法自身的品质、确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提高税收机关的执法水平等方面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  相似文献   
4.
论对公务员行政惩戒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救济即无权利”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普遍尊奉的理念。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享有“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的权利,同时规定了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救济途径和方式:即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向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申诉及就行政处分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可谓合乎法治时代的要求。但在权利与救济的关系上,一个更具实质性的论题往往被忽略了──“有救济而无实效,就不是救济。”②因为救济的价值正在于把纸面上的规范权利转化为生活中的现实权利,倘若权利救济机…  相似文献   
5.
资讯公开制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讯公开制度,又称情报公开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主动或应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公开或通过其它方式使行政相对人知晓有关行政活动的情况和资料,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现代行政程序制度.①资讯公开制度的核心价值正如前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签署《情报自由法》时宣称的那样:“这个法律发源于我们所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国家安全许可的范围内,人民能够得到全部信息时,民主政治才能最好地运行。”②该法规定:除明文列举的九项免除公开的情况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对公众公开,公开的对象不限于和文件直接相关的当事人,任何人不需要说明任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