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组织发展得益于人才的选用。"以才为本"的前提在于对人才的培养,组织领导职能的实现得益于对"得才、用才、驭才、留才"艺术的诠释。"得才"要甄选德能兼备者;"用才"要拥有三种境界;驭才要相人授权;留才要做好绩效考评与薪酬福利。  相似文献   
2.
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教育是地方高校免费师范生的独特职业选择.通过深度访谈方法,结合社会交换理论之理性与互惠原则,在挖掘并解读30位地方免师生职业心理博弈历程后发现:满足与剥夺的背后投射出三种选择“悖论”倾向,即免费教育的需求与“讨价”下的定向服务;模糊待定的政策指向与合理的具体化期望;从教承诺的坚守与机会成本的考量.依据职业选择前、在校学习时、就业服务中各阶段职业选择的冲突心理,提出相应的化解之策.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经济、社会、政治等利益主题结构性的重组与博弈,伴随这一过程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也在不断产生与增多,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的社会矛盾.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已经发展成为类型各异的社会危机,严重破坏了国家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如何解决这些基于我国弱势群体为诱因所导致的社会危机,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应对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弱势群体诱发导致的不同危机类型入手,深入分析弱势群体所具备的主体特征在危机的催生演变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有的放矢的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政府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曾莉  李佳源 《公共行政评论》2013,(2):72-103,180
公众参与是"公共治理"时代民主行政的基本诉求,公众评价公共服务绩效是否切实可靠,是关系服务型政府建设纵深推进的重要问题。论文立足H市基层警察服务绩效评价的实践,围绕"公众主观评价是否基于客观绩效做出"的理论争议,从整体层面和具体维度上分别探讨了主客观评价之间的契合性,以为公众有效参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策略思考。研究发现,在整体层面上客观绩效对公众主观评价具有显著影响,而在具体层面上主客观评价之间的契合性却存在差异,即公众在宏观层面上对公共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识别或判断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公众主观评价的可靠性不能一概而论。可见,公众对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价不是评不准,而是评价的对象和内容要找准,建构科学合理的公众评价体系亟需努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