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尚桦 《行政与法》2015,(3):121-129
股权众筹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已然对传统融资造成了较大冲击,引发了"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美国JOBS法案对股权众筹的合法化尝试确属顺应趋势而先行一步。但是,我们对其借鉴应抱合理态度,不仅需考虑时机是否合宜,避免空谈加强监管或与时俱进地放开股权众筹,而且不应该停留在对细规的逐条移植上,应该分析其背后的理念与实践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期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自20世纪20年代首开先例,关于双层股权结构之应用争议不断。代理成本理论长期作为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圭臬,针对双层股权结构的效率体现,尤其是近年互联网创新型企业纷纷以此结构上市募资之现象,却显解释力不足,应尝试跳出代理成本作为分析框架的樊篱,借鉴适应性效率所提供的思路以图突破。然基于当下八点理由之考量,我国暂时还不宜在上市公司中引入双层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