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随着这两年全国人大连续开展对县乡人大的调查研究,作为基层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如何发展,又引起人们新一轮的普遍关注。这里,我们结合北京市顺义区对乡镇人大的新探索,就乡镇人大主席团建设问题谈些想法。一、顺义区对加强乡镇人大主席团建设的新尝试2014年1月,北京市顺义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起草了一个文件,题目是《关于加强镇人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顺义文件或做法)。中共顺义区  相似文献   
2.
专题调研是人大常委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个别事关本行政区域科学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或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主动开展得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专门的调查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正斌 《江淮法治》2008,(15):50-51
一个看似简单的司法问题如此引人注目,至少说明这个事件具有典型意义。 正如很多人所分析的,“梁广镇事件”是对我国相关立法的挑战。现行《选举法》和《代表法》对于公民身兼数个代表资格的问题,只规定可以兼任不同级别(还必须有行政区域上的隶属关系)的人大代表,但是否可以兼任同一级别的不同行政区域的人大代表,或不同级别的无行政区域隶属关系的人大代表,法律并未作明确规定。由此引发了不同的判断,以致出现“梁广镇事件”。  相似文献   
4.
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人大常委会委员专职化到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就设立专职委员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继续探索实践,不断总结完善.  相似文献   
5.
法律意识的概念与本原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意识的概念与本原辨析朱景文,李正斌法律意识是法律现实的特殊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单独发挥着社会意识功能,另一方面,又贯穿于法律调整机制的始终,无论对于立法还是法的实施和实现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不过目前法学界对于法律意识这个术语的概念及其本原的解...  相似文献   
6.
李正斌 《前线》2013,(4):55-57
2013年2月27日,2987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正式公布。这是2010年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这次修改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一是确立了各级人大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二是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对照梳理这份新名单,我们会发现一些新特征,诸如基层代表增加,党政干部代表下降等;也可以看到名单背后的进步信号。  相似文献   
7.
选举任免权是人大的“四权”之一,因此,选举表决用语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经常碰到的。一些地方人大特别是县、乡两级人大,在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常常用“同意””不同意”这样的用语来进行表决,还赫然印在表决票上,而把法律规定的“赞成““反对”这样的专门用语放在一边。笔者认为,这样的表决用语很不规范,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形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优势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全国人大一样,地方人大制度的发展和人大工作的探索进步也十分引人注目.特别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年来,其在推进地方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审计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 ,审计的职业道德日渐成为审计工作的灵魂 ,它是审计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审计工作能否健康、有效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审计职业道德水平下降 ,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 ,为此需从两方面入手 ,加强我国的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正斌 《中国人大》2014,(14):41-42
2014年1月22日上午,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会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659票赞成(占全体与会代表人数的95%)的高票获得通过。这一法规的出台,为本市抗击雾霾、治理大气污染的"战争"铸造了锋利的法治之剑。蓝天白云哥唤法治利剑2011年年底,美国驻华使馆对外发布PM2.5数据,引起了公众、媒体对空气质量及PM2.5监测的关注和热议,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环保部门的较大反响和频频回应。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和PM2.5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社会公众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的忧虑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