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缉是侦查机关常用的侦查措施之一,主要包括网上追逃、通缉令、协查通报、悬赏通告和边控通知。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对通缉令作了原则性规定,其他通缉措施的法律依据,散见于多个效力等级不同的法律文件当中。由于通缉制度在不同位阶和不同时期的法律中表述各不相同,导致理论界对通缉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通缉的概念应当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能正确反映通缉措施的客观现实,包括对通缉主体、客体与中介的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2.
李绘 《法制与社会》2010,(32):75-77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盗窃车内财物犯罪呈逐步蔓延之势,发案数占盗窃案件数的比例也逐年提高。本文从盗窃车内财物犯罪案件的概念、作案手段入手,深刻分析了此类案件的特点,详细阐述了盗窃车内财物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的重点、分析研究案情的要领和采取侦查措施的方法。期望此文能为打击盗窃车内财物犯罪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现场勘验检查就是通过刑事案件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证认识和记录犯罪现场的过程,其中现场上遗留的手印痕迹是认识现场的重点特征,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发现和提取手印痕迹,这就要求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在勘验现场、检验手印时采用正确的方法,力求完整、真实记录现场手印。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DNA技术的进步,现场勘验检查时应当将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相结合,使现场手印痕迹的证明力更加直观、稳定。同时应当注重加强现场勘验检查人员人身防护,防止显现手印时使用的化学试剂和特殊光线造成人身伤害。  相似文献   
4.
李绘 《犯罪研究》2011,(3):41-47,73
通缉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侦查措施之一,早在奴隶社会后期,便出现了追捕逃亡奴隶的制度,成为通缉制度的雏形。封建社会以后,为满足维护阶级统治和镇压反抗的需要,通缉的制度和措施得到了极大地完善和发展,相继出现了悬赏、协作、画像、通报和海捕等形式和特征。到了近现代,通缉更在残酷的阶级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我国通缉制度传承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通缉体系,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通过研究历史、完善立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