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标志。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要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政府和社会要为实现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转变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竞争环境、产学研合作环境和优秀企业家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教育创新是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变革的需要。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全社会对社会变革的高度敏感和危机意识以及人才评价标准的变化。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是教育创新顺利实施的外部条件和重要保证。随着教育创新的内在动力的不断增强和创新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善 ,教育创新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3.
王育红  李融 《法律适用》2012,(12):112-113
排污权来源于排污权交易的思想,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在法学术语应称之为"环境容量使用权"。排污权是指排放者在国家行政职能部门授权的额度内,并在保证该权利的行使不会损害其他公众环境权益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成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科技中心,不乏科技创新资源。但资源配置的机制不活与途径不畅,制约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充分发挥。本文按照“三个转变”的思路,探讨运用市场机制充分激活并有效地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提高成都的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