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猜测与反映     
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征途上,当代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往往以侦探故事来比喻科学家探索自然之谜。他们十分推崇直觉、想像、猜测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没有什么合乎逻辑的方法能导致这些基本定律的发现。有的只是直觉的方法,辅之以对现象背后的规律有一种爱好。”而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则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概括:“我们的科学决不是认识。我们决不能认识,我们只能猜测。”“我们用猜测、猜想、假  相似文献   
2.
著名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在他的《科学的生命》一书中曾引用过这样一句拉丁文格言:“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这句话绝妙地说明了近现代科学文明的丰硕之果,是东西方文化交融而成的。在萨顿看来,科学是国际性的事业,东方和西方在科学文明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思想清楚揭示了一个道理:世界文明包括科学文明在内,是世界各民族人民智慧交融的结果;同时也深刻启迪着我们,我们古老华夏文明的复兴,只有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标志着新世界观的诞生。为了建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把无产阶级运动引向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经济学和哲学方面,实际上作了自然分工。马克思以毕生精力进行经济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我国要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就要在经济建设中下决心实现战略思想的转变,将我国国民经济由扩大外延型转移到扩大内涵型的轨道上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科学技术进一步面向经济建设;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同时要为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早在文化大革命前理论界曾有过争论,这本来是正常的。这种学术性的探讨今后仍然应当继续。可是,近十年来,林彪、“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需要,操纵舆论工具,竭力鼓吹“真理的阶级性”。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在他们所炮制的一篇社论中,就武断地宣布:“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有阶级的真理,绝没有抽象的超阶级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历史即将迈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知识经济倍受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它们在制定下个世纪的战略决策时,无不将发展知识经济置于重要的位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做好走向知识经济的准备,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在下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教育,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以劳动者的高素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从而最后达到实现现代化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