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序言就程序、程序法以及它们与实体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讲 ,在国外已有相当多的学者对其进行了长期细致的研究。由于法律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学者长期以来对该课题视而不见。近年来 ,在中西法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现实法律实践需要等因素的推动下 ,留日学者季卫东先生撰文指出了程序的重要意义 ,并对我国“重实体 ,轻程序”的法律传统进行了犀利而又不失建设性的批评 ,进而在我国首倡“法制程序化”的目标。①继而 ,我国学者就程序、程序法 ,以及它们与实体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且颇有成果 ,其中以民事实体法与民事…  相似文献   
2.
论对我国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的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台湾地区判例制度概论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制度属大陆法系。在认识到大陆法系成文法传统之局限性的基础上 ,现在台湾学者大部分承认判例之拘束力 ,这与台湾地区在法律之中对判例的确认是不无关系的。台湾“宪法”中并无判例的规定。在台湾 ,判例是判决先例之简称 ,依照其“司法院变更判例会议规则”第2条第2项之解释 ,是指 :“经采为判例编入判例要旨 ,呈奉司法院核定者而言。”由此可见 ,能被采为判例之判决是指“最高法院”各庭审理案件时所做的判决 ,而且还仅仅限于“呈奉司法院核定者”范围之内。台湾“法院组织法”第25条规定 :“…  相似文献   
3.
4.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人对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同胞命运的日益关切,大陆报刊发表的涉台文章数量不断增多。这些文章不仅深度有明显提升,形式也更加多样,还出现了不少小说、话剧等体裁的作品。涉台的文学类作品,大多具有明显的左翼倾向,背后还可见中共及左联的影响。中共延续了大革命时期对台湾革命的关心,除了指导台共的成立,还体现在左联为首的左翼作家对台湾革命的书写上。大陆左翼文坛以“阶级斗争”为基调,关注台湾工农阶级的命运前途,丰富了中国大陆的涉台书写与关注视角。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大陆左翼响应中共组建抗日统一战线的号召,淡化话语中的“阶级斗争”色彩,以“弱小民族”为话语桥梁,在阶级与民族之间架起了书写台湾革命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5.
引言形式理性是合同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与空洞的论述,本文主要以缔约过失制度为个案,展开对合同法形式理性的研究。当然,解决合同法,特别是我国合同法面临的相关问题也是本文的目标之一。推崇形式理性的法哲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把形式理性推向极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