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高职高专院校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新颖独特的办学模式,决定了高职高专学报无论是在教育教学研究、科技理论成果推广,还是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需要发展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起步较晚,高职高专学报办刊时间短,基础薄弱,受重视程度不高,办刊经验明显不足,从而制约了高职高专学报自身特点、优势的发挥。本文旨在从高职高专学报的办刊理念、选题策划、与地方企业行业合作等方面,探索高职高专学报特色办刊路径。  相似文献   
2.
桂静 《当代韩国》2014,(2):51-6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各种利益优势正在显现,而且超越区域范畴而成为全球的问题,因此对于非北极国家也具有重要意义。韩国出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长远考虑,综合采取法律、政治、经济、行政、科学、科技等多种手段,拓展其北极利益。中国同样在北极有着重要战略利益。当前,及时跟踪北极相关国家政策动态并加以分析,对中国北极战略利益的实现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人格的塑造和完善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是在社会环境的磨砺下,不断改变自身、适应环境,从而逐渐走向成熟.高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目标,是使之适应社会并取得成功.学校的教师、同学、校园文化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其中,辅导员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缔约国必须为具有其国籍或其有效控制的深海底活动承包者提供担保。缔约国因此也承担着健全国内立法的义务,以及承包者不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缔约国国内立法如何"确保"承包者履行义务、应当采取怎样的必要和适当的措施、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以及如何执行等问题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国际社会应当对这些问题予以细化。为应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规定对我国深海底立法提出的挑战,我国应当加强基础研究并尽快启动相关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5.
桂静 《法治研究》2013,(5):110-117
北极地区的争夺正经历着从科学考察向争夺资源的转变,且目前集中于外大陆架划界和航道方面。有关外大陆架界限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具有不确定性。它为相关国家主张权利提供依据的同时,也造成利用国之间的争端。客观地讲,也需要这样的国际实践对这种不确定性加以丰富和确认。因此,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处理意见不仅对北极地区类似争端的解决,而且对全世界将会有重要意义。我国对北极存在海洋利益,应当重视并采取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际社会对公海保护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但依然存在着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的处境。在此背景下,现有相关公约、条约或宣言等体现出来的法律原则为公海保护区提供了主要法理基础。公海保护区包括不同类别的法律原则,即国际法基本原则中直接与公海保护区有关的原则,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以及国际海洋法基本原则。公海保护区是适用于基本原则的领域,同时,它也是基本原则引中和发展出来的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7.
桂静 《当代韩国》2013,(3):1-14
中国面临的岛屿争端与独岛争端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具有诸多重要价值的岛屿,同样存在法理之争,二战后遗留问题,一方实际控制且拒不承认存在争议,同样对海洋划界存在影响等。从韩日独岛的博弈中,总结分析韩国和日本围绕独岛的相关条约、主张及应对策略,从而为中国岛屿争端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桂静  于耀东 《当代韩国》2013,(1):101-108
近年来,国际海洋权益形势的发展促使韩国不断调整其海洋政策,以不断拓展其海洋权益空间。在当前面临与周边国家进行海上划界的形势下,韩国尤其重视无人岛的管理,从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和计划,到无人岛找寻、岛屿调查登记、基础海图制作等管理工作,努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海洋权益。韩国加强无人岛管理的法律和实践值得关注和研究,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桂静 《学理论》2014,(11):26-27
2013年菲律宾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起国际仲裁,要求就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做出仲裁裁决。而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菲律宾的诉求不在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受理范围内,而且我国早已发表声明排除了国际海洋法法庭的适用。菲律宾此举无非要使争端扩大化,为其争夺南海权益增加砝码而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