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欣 《法律适用》2012,(3):30-33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借助修改过程提升法律的文明与进步,尽可能地把一些国外先进的制度,尤其是将司法实践中证明切实可行的制度引进过来。〔1〕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  相似文献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往往被视为“有罪之最佳证据”,如果该供述出自任意,则易被当作可靠的证据采用,但是,供述即使是合法取得的,并且出于任意,也有虚拟的可能,因此,对于未排除的供述,可靠民为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供述的补强规则,是适用于供述的一项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3.
梁欣 《河北法学》2012,(8):87-88,89,90,91,92
通过对刑事诉讼模式概念的梳理提出区分理论模型意义上刑事诉讼模式和社会存在意义上刑事诉讼模式的观点,认为理论模型意义上的刑事诉讼模式只是一种研究工具,更具方法论意义;社会存在意义的刑事诉讼模式因其文化特质不同而各有其精神与灵魂,我们面临的制度移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诉讼模式与文化模式的结构找到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梁欣 《证据科学》2012,20(1):88-97
供述排除规则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中的主要内容。当下的供述排除规则缺乏可操作性,未来的供述排除规则建构需要寻求科学的理论支撑,并着眼于建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裁判机制。  相似文献   
5.
一生奉献无所求──记优秀共产党、全省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太原市河西区检察院政工科科长齐贵春同志梁欣,郭陆翔,张志攀1995年9月15日凌晨2时,太原市西山矿务局医院,年仅53岁的齐贵春匆匆地走完了人生之路,疲倦地合上了双眼……。他的确是走得太早太快了...  相似文献   
6.
梁欣 《瞭望》1991,(19)
电影业体制改革在各文艺部门中起步较早,如今已跨入第13个年头,尽管其间几经波折,但是取得的成效和对我国电影事业发展所起的久远推动力是得到公认的。 我国从事电影工作的人约有54万,制片、发行、放映、器材科研早已自成体系。这架庞大的电影机器,承担着全国10余亿城乡观众的电影欣赏需求和国内外电影输出输入工作,每年为国家回笼货币20余亿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产品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商品经济属性,决定了电影业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7.
在评价刑事程序运作问题上,以模式作为分析工具极具解释力。不同的刑事程序模式都有其基础意识形态,代表某项价值选择并有其主要目标和判断标准。由此产生了不同诉讼模式的政治哲学基础或者说国家意识形态、诉讼价值以及诉讼目的、诉讼构造等结构性要素的差异。权力集中型刑事诉讼模式的政治哲学基础是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其诉讼目的更重实体正义,二者直接体现并外化在该讼模式的诉讼构造当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性心理认知情况,对河北省某高校的81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45.3%的大学生对同居问题持不太认同的态度;22.71%持坚决反对的态度。由此可知,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仍然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58.12%的大学生介意自己的伴侣曾经与他人有过性行为;有72.04%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可见,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性的嬗变关键时期,因此,健康的性心理对大学生的成长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梁欣 《法制与社会》2010,(24):229-230
中国教会大学为适应中国社会的变化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自身不断的调整,教育目标逐渐由基督化走向世俗化,由西方化走向中国化,其对中国社会特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本文从职业教育这一突出贡献入手,简析了中国教会大学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希望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往往被视为“有罪之最佳证据” ,如果该供述出自任意 ,则易被当作可靠的证据采用。但是 ,供述即使是合法取得的 ,并且出于任意 ,也有虚假的可能。因此 ,对于未排除的供述 ,其可靠性成为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供述的补强规则 ,是适用于供述的一项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