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1.
汤苏莉 《法庭内外》2010,(11):39-41
随着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以及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有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后,6类劳动争议案件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有的甚至趋于饱和,而另外3类劳动争议案件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趋势,使劳动争议案件总体上呈现出类型多样化、角度多方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预期违约规则,指的是在合同一方的义务履行期尚未届满之时,发生该方有可能无法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法律对这种情况作出的一系列规则安排。当然,这是一个很粗糙的提法,预期违约规则的具体而精确的定义需要在各个具体的法律制度下来考察,不同的法律往往对权利义务有不同的安排。但是,全球贸易的发展对规则统一性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制度差异造成的成本正在变得不堪重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的第71和72条是统一国际上预期违约规则的一种重要努力,同时这两条也是两大法系各国制度之间博弈和妥协的一种成果。与此同时,199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合同法》,也在中国的合同立法史上第一次相对明确而完整的设立了预期违约规则,起草过程中几易其稿,参考各国  相似文献   
3.
李先生、阮女士分别于1988年、1990年从原工作单位调入北京市郊区旅游实业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郊区旅游公司),2004年12月24日郊区旅游公司向李先生、阮女士发出通知,告知他们公司研究决定于2005年1月24日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李先生、阮女士以不服郊区旅游公司作出的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决定为理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