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事抗诉若干问题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抗诉制度。这是一项新的民事诉讼制度。自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在近10年的司法实践中,检、法两家在民事案件的抗诉及审理上,由于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同,产生了不少问题。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民事抗诉的意义所谓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有错误或具备法定条件时要求人民法院再审的行为。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各级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上级检察院可以对下级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无论是基层法院的生效裁判,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检察…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对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医疗事故纠纷也一直是人民法院受理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难点。这一难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医疗事故纠纷是由具有高技术高风险特  相似文献   
3.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理解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0月下发了《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法发[2000]26号),公布了《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案由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试行。虽然是试行规定,却是自建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对民事案件案由进行系统总结和全面规范。《案由规定》有4部分,共300种,基本上包括了人民法院目前所受理的各种类型的民事案件和现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民事案件的案由。法发[2000]26号还对案由的表述和使用作了简要说明。《案由规定》出台的背景民事诉…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1月1日票据法施行以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大量的票据纠纷案件,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仅适用普通程序就审结了28885件,涉案标的金额约407亿元。为了保证票据法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便于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正确理解票据法的立法宗旨和准确适用票据法的有关条款,依法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经过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发布,自2000年11月21日起施行。  一、指导思想  《规定》作为一项与票据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于1995年通过,之后又于2002年进行了修改。随着保险纠纷案件的与日俱增,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引起诸多争论,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研究制定保险法司法解释。本期约请的作者既有从事保险法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的专家,也有长期从事保险法审判实践、对相关问题颇有研究的资深法官。期望读者可以从这组文章中找寻到解决保险法审判实务领域中若干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号,以下简称《批复》),对人民法院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处理有关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若干问题作了解释。以下就如何理解与适用《批复》略谈浅见。一、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及含义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  相似文献   
7.
解决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冲突的探讨□汪治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这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伟大胜利。“一国两制”的实现将给中国的法律制度带来结构性的变化。中国的司法制度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本文仅就如何解决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特别...  相似文献   
8.
依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之间可以相互借贷;企业(指依法设立的非金融企业,下同)之间不得相互借贷。那么,公民与企业之间是否可以相互借贷呢?对它们之间相互借贷行为的效力应如何认定?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既包括公民作为出借人的借贷,又包括企业作为出借人的借贷,并...  相似文献   
9.
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虽然以专章(即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的篇幅作出了规定,但该章只是对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或发动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再审程序是一个特别的诉讼程序。它的特殊性有两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两审终审制;发动再审程序的方式有三种,包括法院自行发动、当事人申请与检察院抗诉,而一审或者二审的发动只有当事人申请一种。再审程序的特殊性,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面临不少困难。最高人民法院近来相继出台了4件司法解释或司法解释性质的文件,就是为了解决人民法院适用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再审立案问…  相似文献   
10.
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1月26日至27日,国家法官学院科研部和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法规部在哈尔滨市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研讨会,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监督庭、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