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深法官(Senior Judge)的提法在国外早已有之,对到了一定的年龄退休的法官,可被反聘回来,继续在法院从事审判或调解等工作。我国《法官法》未对资深法官的概念予以界定。本文作者的观点及论述也许不尽全面,对资深法官的界定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作者在此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更深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实务界和法学理论界对财产保全制度的研究都局限于肤浅的操作层面,很少有人关注这一制度背后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而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财产保全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产生偏差,容易引发一些本不应发生的矛盾和纠纷。为此,本文拟从财产保全法律性质问题的研究入手,对这一重要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立法理念和司法观念作一剖析,希望能有助于改善目前财产保全制度适用过程中的混乱状况。 一、财产保全制度的历史沿革 财产保全制度最早是在法国1806年《民事诉讼法典》和德国1877年《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①。现在世界…  相似文献   
3.
"猫奴"现象作为现代青年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文化现象之一,其背后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联,由"猫奴"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是青年的亚文化的仪式抵抗,青年自我价值的有效追寻及动物权利主义思潮的现代异化。要积极调和青年人的社会心态、组织丰富阳光的社会活动、辨析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及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践行。最终能够达到合理导向下的"猫奴"现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序的社会,而有序的社会依赖于“规则之治”的实现。然而,由于规则的确定性与保持法律的弹性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规则之治”往往只是停留于理想状态或者说是初级状态,它的实然状态是很难达到的。规则确定与法律弹性之间的这种冲突在当前的知识产权审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知识产权法比其他法律(诸如财产法)更加直面科  相似文献   
5.
6.
修正后的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八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形,其中第八种是“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这里的制作和出售属于一般的事实行为,几乎不会产生歧义;作品的含义虽然比较复杂,但著作权法第三条对它已有明确的界定,即包括以文字、口述、音乐、美术、建筑、摄影等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作品。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假冒他人署名的含义就成为准确适用该法条的关键所在。过去法学理论界的通说以及司法实务部门的通行做法都主张假冒他人署名就是指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署他…  相似文献   
7.
曹禺的话剧《雷雨》谈情说法 里有这么两个人物,周朴 园和女佣鲁侍萍的私 生子周萍,和后母周朴园的继室蘩漪有染,后来周萍移情别恋,千方百计想摆脱蘩漪的纠缠……。这段插曲,古人叫做“始乱终弃”。当然,《雷雨》反映的是二十年代中国城市背景下的,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悲剧,咱且搁下。 有意思的是当代也有周萍、蘩漪式的人物,他们的关系没有《雷雨》中那么复杂,而且他们的感情真挚感人,有始有终,只不过引发了一场遗产的纠纷。 话说“周萍”自幼丧母,其父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全在麻将桌上度过,对儿子不闻不…  相似文献   
8.
找回来的人     
我是山东省广饶县稻庄镇长行村的沈扬,63岁,和因小儿麻痹而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屋漏偏遇连阴雨,我眼前的一切突然灰蒙蒙起来。 1994年秋,我打磨好小镢子,准备起早去砍玉米,鸡叫五遍了窗户纸还是黑乎乎的,而街上都已人喊马嘶忙成团,我慌了:“天明啦?我的眼,我的眼……”我不敢说出那个字,双手抓挠着,恨不能把蒙在眼上的黑布  相似文献   
9.
对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沈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对服务商标的法律保护,多是采用间接的保护方法,如有的将服务商标作为与该类服务有最密切联系的商品的商标进行登记注册取得商标法保护;有的将服务商标作为商号使用从而取得商法的保护;有的将图形服务商标...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的方式,加强了对地方各级法院审判业务工作的指导,一些极具参考价值的典型案例,为下级法院统一适用法律,解决疑难复杂案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典型案例的发布,还拓宽了法官的视野,增加了法官获得法律资讯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提高法官的法律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众所周知,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上级法院所发布的典型案例在理论上对下级法院的审判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是下级法院从减少改判风险的角度考虑,往往还是比较愿意接受典型案例所体现出来的法理的,正因为如此.其在审判实践中的地位不断得以巩固。可以推断,如果典型案例的这一功能有所发展,未尝不能有效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