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王一敏 《法制博览》2013,(11):230+229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法律未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将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往来的愈加频繁,在经济往来活动中连结各个环节的纽带——经济合同也显得愈来愈重要,经济合同作为经济往来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也更加广泛地被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所采用。不过,在考察此类现象的同时,我们发现利用经济合同中的某些缺陷进行违法活动,骗取钱财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文试就经济合同中的预付款制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拋砖引玉,完善经济合同的有关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加快,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不断增加。婚姻当事人一方在外出多年后下落不明,导致婚姻关系名存实亡,另一方当事人不得不到法院诉讼离婚。因此,适用公告程序离婚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婚姻是关系到人身的重要身份关系,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和谐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准确适用公告程序离婚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赠与合同是我国《合同法》第十一章规定的一种典型的无偿合同,我国现行的赠与合同制度尚存在着一些可探讨之处。如:为增强其可操作性,应当详细规定赠与人法定撤销权的条件、行使中的具体问题,并扩大法定撤销权的适用范围;对于法定撤销权适用存在的法律漏洞应予以填补,以增强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