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法律   7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及其法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关于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概括起来,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公司制,而是有多种形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公司制。 第三种观点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指法人企业,其典型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银行抵押贷款几个问题的探讨王亦平一、关于抵押贷献的适用范围抵押贷款的适用范围,是指抵押贷款适用于何种贷款种类和贷款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则上讲,抵押贷款适用于各种贷款种类和贷款对象。从贷款种类来讲,不仅适用于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生产性贷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又进一步作了明确的论述,并写入了宪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加快改革开放进程、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济法律,这是经济部门、政府部门、法律部门等各方面所必须的,也是公安机关、公安干警保障和维护经济发展,发挥社会管理职能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正在抓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也正在形成。根据破产实践和破产理论提出的要求,新破产法的立意要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要更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因此,如何选择适宜的立法结构对破产法的实体内容和破产程序作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企业破产界限、企业破产要件、企业破产程序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营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亦平 《中国法学》2004,(4):190-192
<正>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不断积聚的巨额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的巨大隐患。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银行贷款业务程序控制不严的问题,也有银行内部体制不健全的问题,此外,还有外部综合环境的制约问题。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渗透在一起,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非正常不良贷款这一顽疾久治难愈。因此,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综合的法律措施,从放贷程序的风险控制、银行运行体制和外部环境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6.
王亦平 《法学论坛》2008,23(3):140-144
美国"次债"危机缘于其个人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各个链条存在的一系列风险控制漏洞.在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及推广工作的现实情况下,分析总结美国此次"次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提高资产证券化实际运作中的风险控制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次债"危机原因的分析,从"规范银行放贷程序"、"强化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信息披露不实的责任"、"改善信用评级机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法人财产权王亦平关于法人财产权的问题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已争论了很长时间,目前,对法人财产权主要有以下观点:(1)经营权。企业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财产只享有占有权、使用权和依法处分权,而不享有收益权。(2)法人财产所有权。企业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企...  相似文献   
8.
<正> 一、关于抵押贷款的适用范围 抵押贷款的适用范围,是指抵押贷款适用于何种贷款种类和贷款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则上讲,抵押贷款适用于各种贷款种类和贷款对象。从贷款种类来讲,不仅适用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生产性贷款,而且也适用于消费性贷款。从贷款对象来讲,既适用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也适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但从目前来看,抵押贷款从贷款种类上来说还只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生产性贷款,消费贷款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这是由于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是通过国家计划用行政指令进行调节的,排斥了市场的作用。企业作为生产的主体,不能通过市场与消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实施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业银行“债转股”是盘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政策性债转股 ,尚无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需要通过总结经验 ,尽快地在法律上给以全面的规范。本文认为 ,应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债权转股权行为进行调整 ;商业银行在债转股中拟剥离的不良资产主要应限制在呆滞贷款范围之内 ;“债转股”协议的签约主体不应只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债务企业的股东 ,而应包括债务企业本身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转股中应注意平衡股权回购与促进债务企业转换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