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开展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在帮困送温暖、访贫问苦中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感人至深的生动典型。弹指之间,“凝聚力工程”建设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华阳街道“凝聚力工程”建设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关心困难群体起步,向兼顾各类群体多层次需求拓展;从侧重于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向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转变;从服务社区居民为主,向协调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资源延伸,从而保持着不懈的生机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在…  相似文献   
2.
有的人以为,党史文学和党史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其实不然,从党史教育功能这个角度来讲,党史文学是党史研究工作中的一部分。党史文学是广大党史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长期结合,潜心研究创造出来的,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把那些被历史风云掩盖的史料变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特殊宣传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除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教育外,更应借助具体而生动的形式,把理论的精髓注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除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教育外,更应借助具体而生动的形式,把理论的精髓注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这方面,就地取材,深入发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内外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用先进的红色文化去感染青年学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本文试以黄麻红色文化为例,谈谈红色文化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在这样一个硕果飘香的日子里,我们专访组来到了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艺"),叩响了这座南国艺术殿堂的大门.走进学院,即能感觉到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学术气氛.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院长陈学希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相似文献   
6.
第三章
  57.(西山,林在发墓地 秋 日 外)
  林在发墓地。
  李梨英独自一人在沉思,她轻轻地说:“在发,你经常说,咱们是农民,一辈子就盼望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为了它,你不仅辛苦一辈子,你对十八好百般迁就抱有幻想,可到头来,人地两空。你死了……我失去了丈夫,却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跟着扛红旗的好人走,我们再也没法活下去了……”  相似文献   
7.
正一且说曾生从石桥坑回到总部白石龙时,参谋旋即向他报告:"明天邹韬奋、茅盾等二十多名文化人就到来了。政委已在屋里等您。"曾生一听,无比兴奋,匆匆走进小会客厅,只见林平、王作尧、杨康华都在屋里等他了。林平见到曾生,马上站起来,与他紧紧地握手。"总队长,你来了,我们就开个会,传达一下党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研究一下今后抢救工作的具体分工吧。"曾生客气地道:"大家一路辛苦了,政委也不让大家休息,唉。"  相似文献   
8.
林兴胜,广东揭西人。1981年任中共汕头地委副书记,1983年8月任中共汕头市委书记。1993年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在任汕头市委书记的十年里,正逢汕头经济特区初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大力推动汕头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争取华侨投资、兴办家乡教育福利事业。最近,本刊主编王国梁三次访问了林兴胜,整理出这篇访问录,本期刊出他的访谈录,披露出当年创建汕头特区的一些内幕。本期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33时28分。"剑门号"上。东北海面,3海里外的海面,一场激战正在进行。半边的海空被烧得一片通红,那轰隆隆的战炮一声声好似在胡嘉恒少将司令的心房中炸响。"他妈的,那狗蛋‘章江号’是怎么搞的,连逃也逃不出来!李准这家伙平素看似精灵,今天是哪道神经短路去,真是……"胡嘉恒心里发恨地骂着他的小舅子。真的,如果丢  相似文献   
10.
第三集 韩江怒涛 1938年春,闽南红军北上抗日后,李梨英带着小儿子林松森离开乌山根据地来到福建省平和县东坑村,在当时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后称闽南特委)地下机关做掩护工作。松森也在县委属下交通站当交通员。 [采访老赤卫队员 赖明扬] “当时漳州中心县委就设在东坑村。从1933年至1941年期间,来过这里的人有何浚、朱曼平、卢叨、翁亚子、赖顾君、小黄、大黄等许多人”。 问:“当时有没有一个叫阿姆的?” 答:“阿姆,有这样一个妇人,广东人。” 问:“你见过她吗?” 答:“见过,经常在一起。” 问:(指李梨英相片)“你看是不是这个人?” 答:“对,就是这个,这个阿姆。” 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进行隐蔽的斗争,比在游击区的斗争更为复杂,艰险。16岁的松森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李梨英又一次经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仅仅十年的时间,她的六个儿女、一个女婿和二个外孙,牺牲的牺牲,失散的失散,一个又一个地去了,走了……而老妈妈依然坚强地战斗着,她把悲痛化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