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读曲小识     
曲海■测,尝有所得,亦尝有所惑。惟术语叠出,似懂非懂,不甚了了,殊为困迷。大雅君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求会意得神而自乐;而后生初学,不敢怠堕。窃谓:既探宝藏,不可迷津;登堂入室,曷可懵懵懂懂?纵观明清以来曲家所用术语,其意并不固定,很是灵活,常常要靠揣摩体会,才得把握。兹列三例,所言未必尽是,但求制粗陋之筌网,而无意于立等得鱼。  相似文献   
2.
元杂剧中的喜剧作品,作为文学艺术发展“一定繁盛时期”的产物,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独特的,带有它浓厚的历史和民族烙印。因此,探讨、研究元人喜剧的艺术风格及其特殊的美感、韵味,无疑是有意义的。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窦娥冤》、《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毫无愧色也”。这评价是恰当的。王又说:“明以后,传奇无  相似文献   
3.
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一生三次出仕,两度退隐,最后,于陕西赈灾时以身殉职。纵观其诗文和散曲创作,可见其美好的人格风范。在思想上,张养浩吸取了传统儒学和新儒家思想的精华,追求“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完善;在瘴气窒人的官场氛围中,他独持操守,关心民间疾苦,约己奉公,赢得了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爱好自然,歌咏自然,他的退隐,有别于一般人的“避世”与“逃世”,而是追求品格上的完美。张养浩的人格境界,既属于当时的社会,又包含着个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从文体嬗变的意义上看 ,散曲文学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次变体 ,也是古代韵文学的最后一种形态 ;从文学语言的角度视之 ,散曲语言是对传统诗歌语言的一种疏离 ,甚至与此前正宗文学语言相对说来是一种逆向思维。所谓“尖新茜意”、“说尽道透”,以及泼辣、灏澜、透辟、生新云云 ,与含蓄蕴藉的诗 ,雅洁清空的词 ,都是完全不同的。曲语已趋于通俗晓畅 ,渐近“言文一致”,其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诗 ,已是项背相望。故体式之变 ,根在语言之变  相似文献   
5.
宋元平话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但一向未曾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因为:一、现存宋元平话作品数量不多,且很难确认其原貌,经后人篡改、刪润的可能亦无法排除;二、宋元平话既是说话人演讲时所用底本,其粗略、肤浅和不严谨处自不待言,人们无从窥到其在演说时的本来面目;三、有了成熟的讲史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等,研究者的注意力遂在此而不在彼。事实上,宋元平话是中国古代长篇讲史小说的先声,没有  相似文献   
6.
元明之际,曲论家对“本色”与“当行”的理解不尽一致,万历以后的曲论中出现的新特点是“本色”与“当行”理论之互补、渗透和融汇,这标志着古典戏曲理论的日臻成熟。这种戏曲美学思想,为李渔(清)系统的戏曲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元曲史论数百年,在考及作家生平、创作中每每乖异叠出,当然也提出了一些颇著灼见的研究立论。本文旨在前辈和时贤的研究基础上,作出些以为大致合理的推论,并试图藉此来解释文学史上的一些分歧意见。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