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刑讯可能是出于逼供、惩罚或其他目的。在实务中,刑讯有一定程度的节制,绝大部分刑讯活动的实施既能达到刑讯的目的,又能不对被刑讯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刑讯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权力,社会中对刑讯有一定的、非公开的制度性支持。刑讯中的“囚徒困境”是刑讯产生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我国当前的条件使得实务中对刑讯有一定的依赖性,确立“沉默权”等措施对遏制刑讯的作用相当有限。随着我国执法机关执法模式的改善,我国刑讯逼供案件的发生会一定程度的受到遏制,但是从整体上讲刑讯不可能被真正杜绝。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对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存在误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不是法律监督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事实行为。可以借鉴行政指导理论,将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定位为检察指导行为。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制度改革应当明确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范围、完善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程序、提高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理论水平、提供公正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3.
王冬岩  王景山 《党建》2013,(12):72-7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领导十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更应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强化依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意识,不断提高民主决策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秋石的传记文学作品《萧红与萧军》很具特色。这特色就是作者在“代后记”和贾植芳在“序言”中都强调的一段话:“作为人,在评判先人尤其是评判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和建树的人物时,首要的一条是要尊重史实,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也许可以说是对当前某些所谓“传记文学”作品的一个挑战因为,是否敢于和能够直面现实,尊重历史,排除一切干扰,突破“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之类的传统观念,秉笔直书,是对治史者和传记文学作者的重大考验。传记文学理应是传记的纪实性、可信性和文学的形象性、可读性的统一,而纪实…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影《早春二月》的讨论正在进行。萧涧秋是什么人?是一个品质高尚、舍己为人、追求救国救民革命道路的英雄,还是一个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虚伪自私的个人主义者?这是许多观众议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我们认为,萧涧秋是后者,是应该坚决批判的对象。然而,影片却把他打扮成了英雄,对他进行了热烈的赞颂。影片编导为了美化、拔高萧涧秋,为了掩饰他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他披上了三重美丽的外衣。一是强调他参加过五四运动,阅读革命刊物《新青年》等,最后要“投身时代的洪流”,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承德市在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众多部门积极参与,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了解、把握国内外形势提供了有效途径。领导干部带头讲形势。市、县区和乡镇普遍建立了形势报告会制度,定期举办机关党课和形势报告会,市、县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市、县长带头作形势报告。市委书记赵文鹤、市长景春华分别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承德经济形势作了专题报告,县区领导对县区科级干部作形势政策宣讲。承德医学院等7所大中专院校还以学校党委成员联系年级和系的形式,领导带头为大中专学生做国内外形势政策报…  相似文献   
7.
为子孙后代着想,是人之常情。但要给后代留下什么,不同时代不同地位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回答。皇帝老倌要留给子孙以万世基业,公侯将相要留给子孙以勋名爵位,地主老财要留给子孙以田地庄园,资本家要留给子孙以公司股票……然而,老话说得好,“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他们虽然显赫一时,却往往都难逃事与愿违的命运。而且他们的这种种愿望,和一般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能给一般老百姓带来什么呢?旧时较清高的读书人包括一些洁身自好的士大夫,则讲求“忠厚传家,诗书继世”,想把自己的道德文章传诸后代。然不肖子孙却多。真正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国家的运作,可以称之为依公法治国。“依公法治国”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但是“依公法治国”对民生的忽视已经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民生问题,明确了要深入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因此依法治国在我国应逐步向民生转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9.
台湾著名小说家朱西宁先生是去年3月22日去世的,至今一年多了。 朱西宁去世这一噩耗我最早是从去年台北出版的《联合文学》5月号上得知的。先看目录,张大春“特稿”《从讲古、聊天到祈祷》的副标题赫然是“追思朱西宁先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据《读书人报》所载孙绍振先生作《说说朱苏进》一文,现在好象有两种答案,一是培根以来的读书“求知”说和已成为我国民间成语的“开卷有益”说,二是“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而后者被认为是对前者的勇敢的“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