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复鉴定是我国司法鉴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对司法鉴定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部分解决了重复鉴定问题,但刑事诉讼中的重复鉴定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影响了诉讼效率和司法公正,需要继续对刑诉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这个决定是总结我国“打假”工作的经验,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对于打击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民法院正确审  相似文献   
3.
科技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司法实践中,一方面法院对科技证据过分依赖,另一方面法院又忽视对科技证据的质证.由于人的主观因素的介入,同时由于科技本身的局限性、发展性等特点,决定了科技证据不一定是“科学”的.因此只有对科技证据进行充分的质证,才能正确认识科技证据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但我国的民事科技证据质证制度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应当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仲裁的诉讼化与当事人对仲裁的期望背道而驰,使仲裁作为替代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失去了优势。然而,仲裁诉讼化有其必然性,仲裁制度化的过程是一个诉讼化的过程。但仲裁诉讼化不能超越必要限度,因为它违背了仲裁契约性这一本质属性。我国仲裁存在过度诉讼化的现象,急需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证据进入到民事审判中,在民事审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民事科技证据”的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民事科技证据的法律性质也认识不一,严重妨碍了科技证据理论的深入研究,也影响了科技证据在民事审判中的合理应用.正确地界定民事科技证据的概念,科学地分析民事科技证据的法律性质,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加速我国科技证据立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王继福  刘艳娜 《求索》2011,(9):165-167
民事审判离不开科技证据的运用。要正确运用民事科技证据,关键在于规范法官对民事科技证据的认证。相对于举证、质证,认证是证据运用环节中最终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决定着证据的取舍。但我国的民事科技证据认证制度还很不完善,因此改革与完善民事科技证据的认证制度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测谎技术及其装备的发展,为案件侦破、纠纷解决提供了又一途径。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对测谎结论的证据功能并无规定。面对司法实践的超前和立法的滞后,对测谎结论进行民事证据法的考察,对完善证据立法,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民事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电子签名法》的出台,推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该法出台后,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纠纷中将被不可避免地被作为民事诉讼证据使用。但《电子签名法》不是证据法,对电子签名作为证据使用的规定有的语焉不详,有的根本未做规定,构成了电子签名作为证据使用的障碍,不利于对电子商务纠纷当事人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对电子签名进行民事证据法视角的考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