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腐蚀性酸类物质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类,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无机酸类主要有硫酸(H2SO4)、硝酸(HNO3)、盐酸(HCl)及各种酸的混合物或酸与金属盐类的混合物[1]。硫酸对皮肤和黏膜有很强的腐蚀性、氧化性和吸水性。人体吸入高浓度硫酸雾可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重度肺水肿[2]。硝酸易引起眼、呼吸道黏膜及皮肤不同程度的炎症病理反应,对肺组织产生刺激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于2019年12月出现,疫情在短时间内蔓延,已导致数千名患者死亡。目前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致病、转归、致死的病理学机制了解甚少,尽早开展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尸体检验尤为重要,这给法医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新冠肺炎尸检应在可以维持负压的独立解剖室进行,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三级防护标准穿戴防护用具,注重环境、器械、耗材的消毒以及废液废弃物处理。解剖及检验过程应规范、谨慎,尽量减少切割操作,并避免体液流出或组织飞溅导致病毒传播。本文将就法医工作者面临新冠肺炎尸检的挑战与对策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3.
1案例 1.1案例1 刘某,男,41岁,被当地中医(后查证为无证行医)诊断为类风湿,并服用内含马钱子成分的中药丸剂。起初每次服药30粒(约1.95~1.97 g),因无效逐渐加量至每次110粒。首次服药后20日上午,刘某服药后突感头晕、牙紧,其妻按医嘱给刘某灌服一碗凉水,症状无缓解,21:00许欲按医嘱灌服绿豆水时发现刘某牙关紧闭、抽搐、呼吸急促,后未及时抢救死亡。  相似文献   
4.
自淫性窒息死亡在法医学实践中遇到较多,但社会其他领域对此了解仍比较缺乏。鉴于此类行为及案件的特殊性,本文从其病因学、流行病学及其相关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增加社会相关领域的了解及重视。  相似文献   
5.
乙醇(酒精)与镇静催眠剂在日常生活和临床治疗中使用广泛,所引起的中毒较常见。临床治疗及法医学鉴定中常遇到乙醇与镇静催眠剂联合服用引起中毒甚至致死的情况。目前,对于乙醇与镇静催眠剂联合服用的中毒,尚缺乏比较系统的介绍。本文综述了乙醇与镇静催眠剂联合服用中毒的发生率、中毒方式和途径、中毒症状、毒性协同作用的证据及机制等研究进展,以期引起法医工作者及临床医师的重视,为此类中毒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及病历摘要 张某,男,22岁。2016年6月29日,张某驾驶摩托车与另一辆摩托车迎面相撞受伤1天入院,入院情况:活动受限,咯血,并有呼吸困难及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6.5℃,脉搏:115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85/56mm Hg,急性病容,平车推入,强迫坐位,右眉弓、左下肢多处挫伤,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心率:115次/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RYR~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优化的方法进行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原代培养,设置4组实验组,分别为A、B、C、D组,即分别用1μmol/L乌头碱、5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50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以及100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进行染毒,同时设立对照组(E组)。染毒1h后,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YR~2蛋白含量,重复实验,将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μmol/L乌头碱作用1h,使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RYR~2蛋白量增加;5mmol/L乙醇、50mmol/L乙醇分别与乌头碱联合染毒组中RYR~2蛋白表达量均较单独乌头碱染毒组低;100mmol/L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组RYR~2蛋白量与单独乌头碱染毒组相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对RYR~2的蛋白量有明显影响,不同浓度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RYR~2的影响效果不一致,低浓度乙醇能拮抗乌头碱引起的RYR~2含量增加,随着乙醇浓度逐渐升高,拮抗作用逐渐减弱,且有向协同作用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乙醇对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及早期代谢的影响。方法 1利用AOT425tat Pgm程序测定雌性小鼠经口灌服地西泮单独或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时的半数致死量;2低、中、高剂量(50、100、200mg/kg)地西泮单独或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HPLC法测定染毒后15、30、60min时小鼠心血中地西泮及其主要代谢物去甲西泮、奥沙西泮血药浓度,观察染毒早期乙醇对地西泮代谢的影响。结果 1联合染毒使地西泮LD50值明显降低,且下降幅度随乙醇剂量增加而加剧;2各联合染毒组染毒15、30、60min时地西泮、奥沙西泮血药浓度较单独染毒时低;50、100mg/kg地西泮与乙醇联合染毒60min时去甲西泮浓度较单独染毒显著升高,但乙醇剂量影响不大;高剂量地西泮与低、中剂量乙醇联合染毒60min时去甲西泮浓度较单独染毒组时低。结论 1地西泮与乙醇确有毒性协同作用,联合中毒时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变化与乙醇剂量有关;2染毒早期,乙醇可使地西泮及奥沙西泮血药浓度降低,同时抑制去甲西泮的代谢,使其药浓度升高,在毒性协同效应发生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是近年来在全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公共娱乐场所流行性滥用的"摇头丸"的主要药物成分。MDMA主要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从而表现出各种神经系统症状。目前的实验研究发现,MDMA对人体多个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其中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损害作用较为显著。本文就近年来针对MDMA心肌毒性机制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