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主题,是怎样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使各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繁荣。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要真正理解邓小平同志在民族问题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应该回顾一下历史。现在回过头来看,马克思是对的,他讲只有人们奴隶般的社会分工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上随之消…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王连芳同志是云南民族工作战线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1933年参加革命,1940年担任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政委,至今已从事党的民族工作近60年。1950年他从中央民委二司司长任职上,参加中央访问团任H分团副团长。被留在云南后,一直是云南民族工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参与者、实施者和见证人。现已年近八旬,但仍未放弃对民族工作的关心和研究,时时笔耕不缓,常有新作问世。本期我们推出的这组文章,是作者近期所写回忆录中还未公开发表过的一部份,希望读者能从中了解我省民族工作历史上的这段曲折经历,从而学到民族工作的真…  相似文献   
3.
王连芳  王海 《前沿》2011,(4):56-59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年里,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把社会发展置于战略的高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在特定时期,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有各自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这些发展观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是继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三、民族的“团结发展”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必须贯彻始终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无数事实证明,团结和发展是辩证统一、互为因果和不可分割的,相互之间不是对立的。在维护祖国统一,巩固边防,稳定社会和经济建设中,民族团结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并处于首要地位。江泽民同志提出“在各民族人民中,团结固,则社会安,百业兴;团结亡,则社会乱,百业衰”,是对中国历史和我党处理民族问题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团结是发展的基础,发展则是团结的目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真看到,各民族…  相似文献   
5.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负有执法监督的职责,然而,由于法律规定的监督范围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具体的监督程序、制裁措施和手段,执法监督一直步履艰难,此外,立法滞后、执法环境差等诸多因素也使执法监督工作困难重重_在此情况下,要强化执法监督,完成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运用策略,讲究监督艺术,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运用策略进行执法监督谈几点浅见,以供同仁参考。一、直接监督法。这种方法是指在正常履行各项检察业务中,针对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而直接进行的检察监督。这是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6.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虽然整整二十二年了,可他象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闪耀在岁月的时空里,不仅为中华各民族所怀念,而且为世界人民所敬仰。作为一个民族工作的老战士.从四十年代冀鲁边区回民工作开始,到新中国建立后留云南做民族工作,我有幸直接和间接地接触过周恩来同志,亲眼目睹了他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与尊重。在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有责任将我所接触过的点点滴滴往事写出来献给人们,以表达少数民族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周副主席的一封电报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7.
世界是多民族的世界。中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中国。云南则是中国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从民族产生以来,民族问题就不仅是一个民族本身范围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多民族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众多分裂、合并、纠纷、骚乱、内战和外战等等问题,无一不与民族问题紧紧相连。民族问题是当代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之一,民族纠纷和争斗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面对这些复杂现象,一些人甚至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理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民族问题作为人类社会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重大问题,总是吸引着~…  相似文献   
8.
王连芳  陈鹏 《前沿》2011,(12):190-192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以后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解决资源环境制约,维护生态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共同的基础性、历史的继承性和阶段的创新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而且更有利于我们通过它们深化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始终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不断地提出、继承和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与生态文明思想密切相关的理论观点,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0.
绿色发展理念的真正提出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但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真正内涵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现阶段才被逐渐明晰和丰富起来。本文将重点阐述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征。在使人们真正认识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使绿色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生态危机愈发严重的今天,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