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王雪娇 《学理论》2011,(31):225-226
随着男性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男大学生的培养策略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对学前教育专业男大学生和男幼儿教师的多项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弟子规》原名叫做《训蒙文》,是清代儒生李毓秀所作。这位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是山西绛州人。根据《新绛县志》的记载,李毓秀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一共活了八十三岁。在中了秀才以后,李毓秀没有考取更高的功名,他创办了私塾“敦复斋”,毕生致力于教育讲学,被人们尊称为李夫子。根据儒家传统的精华思想,本着启蒙养正、通俗简洁的想法,李毓秀参考《童蒙须知》《三字经》等相关文本,结合自己的任教经验编写了《训蒙文》。  相似文献   
3.
王雪娇  李璀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4):103+113-103,113
随着综合国力的日渐增强,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和平崛起的态势也引起了国外很多学者的注意。本文梳理了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流派对中国崛起的不同看法,指出掌握这些观点有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交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海峡两岸婚姻的问题引起人们关注。其实,两岸婚姻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产物,是两岸人民交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岸婚姻是中国人自己的婚姻,它加强和延续了两岸人民的往来。但是,毕竟两岸隔绝半个世纪,至今尚未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两岸婚姻究竟是苦?是甜?恐怕一言难尽。姻缘连亲情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显示,在祖国大陆登记的涉台婚姻,1988年有100对左右,1997年有1万对;到1998年底,10年增加了100倍,累计超过8万多对;  相似文献   
5.
王雪娇  王岩 《学理论》2012,(20):213-214
幼专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择业问题已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幼专生面临的择业压力是由社会文化、学校、家庭、个人等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为解决幼专生不良择业心理,其应对策略有:增强心理承受力;增进客观的自我认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和择业指导;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关于修改宪法第九条,一直是战后日本争论较大的问题。战后半个多世纪,日本先后有四次改宪高潮,但由于受国际环境和革新力量的制约,没能实现明文改宪。但日本政府进而通过扩大解释改宪的途径,事实上已部分达到了改宪的目的,作为和平宪法最关键的第九条逐渐"空洞化"。本文拟就第一次改宪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央“十一五”规划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北京市委、市政府也提出:把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体现了中央、市委市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深入贯彻文件精神,台盟北京市委发挥党派自身优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三年来,相继开展了《借鉴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经验,促进京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落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8.
彭京玉  王雪娇 《台声》2001,(9):44-45
“一位农夫赤着脚扛着犁锄,与他的黄牛伙伴下田,拉着牛的绳索,长度占了画面的二分之一,成为视觉重心;一个年纪约两岁的小男孩,手提青蛙,像将军领兵似地带着一群鸭子漫步,你几乎可以听见鸭子的呱呱叫声。” 这不是小说,更不是电影,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照片。 2001年6月26日至7月1日,“台湾乡土风情猎影”——谢震隆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台湾摄影家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影展,117幅参展照片均为上世纪60年代台湾乡村和台湾兰屿岛高山族雅美族群的真实生活写照。通过影展,人们不仅了解了台湾,更了解了他——谢震隆,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乡村治理成效显著,全国各地都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实践。本文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海尼村“五户联帮联保”治理模式为例,分析“五户联帮联保”乡村治理模式的运作机理、创新机制,归纳总结该模式的经验及启示,以期为省内乃至全国类似地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尤其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提供可供复制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