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高技术产业促进政策不仅是国内问题,在WTO框架下必须遵守WTO的各项协议,所以现有高技术产业促进政策有必要在WTO体系下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国际和国内需要。WTO的专向性标准要求政府制定的促进政策具有客观中立性,而且考虑地区性补贴和研发补贴的使用,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以直接手段为辅的促进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公司法原理中,监督机关在一定程度上应保持独立性,即无论在人员组成上还是具体职权划分上均应与董事会及高级经理人员保持互相分离且互相制衡的态势。在我国,监事会虽然在法律上与董事会处于平行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机构组成上及职权上却严重弱于董事会,使得其对董事会及高层经理人员的监督权形同虚设。 1.在监事会法律地位上,公司法必须明确监事会是与董事会及高级经理人员共同代表公司的法定机构,董事会及高层经理是在公司经营业务上代表公司,而监事会则是从法律上保证董事会及高层经理的经营代表权有效的机构。例如:《联邦德…  相似文献   
3.
4.
国际反倾销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玉红 《理论前沿》2008,(20):26-27
从国际反倾销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反倾销对产业安全存在不同效应以及矛盾。因此,不同国家应基于不同的产业情况进行辩证、全面和细致的分析,建立产业安全与反倾销政策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涉外破产”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破产,即债权人,债务人或破产财产处在不同国家的破产,也可称作“国际破产”或“跨国破产”。所谓“破产欺诈”,又称为“欺诈性破产”,是指债务人在本国或国外对其全部或部分财产进行欺诈性的让与、赠与、交付或转移,以期拖延、毁抵或击败债权人,以破产为最终形式的行为。随着我国与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国际经济合作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