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被害人救助作为西方被害人保护制度的产物,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理论认可到实践探索的阶段。自2004年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初次探索至今已有十年的时间,在近十年的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救助制度得以不断成熟完善,实现了司法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弥补损失,防止被害人向加害人转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但是应该看到,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该制度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例如适用范围过窄、程序设计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亟需加以探讨并解决,此即本文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救助作为西方被害人保护制度的产物,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理论认可到实践探索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被害人救助的相关理论被我国学者所关注,到了本世纪初,在中央有关政策的鼓励下,各地开始被害人救助的试点工作。实践中,被害人救助制度被赋予了司法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弥补损失,防止被害人向加害人转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但是,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目标价值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亟需加以探讨,此即本文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中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贯彻"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重要体现。全面加强刑事申诉检察环节诉讼监督工作,对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无论依法受理审查和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还是办理刑事赔偿案件、刑事被害人救助案件,由于案件所处诉讼阶段的特殊性,使得这一监督具有整体监督、事后监督和再次监督的特性,发现和遇到的问题相对其他诉讼环节可能会多一些,笔者期待有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或相关规定,以取得监督工作实效,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取消了旧有的确认程序,对符合受理、立案条件的案件可直接进入赔偿程序,赔偿请求渠道趋于畅通,极大的方便了赔偿请求人申请赔偿,有效保障了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但司法实践中,国家赔偿案件在程序上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侦查机关的一些执法漏洞和执法瑕疵得不到及时纠正,赔偿审批程序耗时较长,精神损害赔偿缺乏可适标准,国家赔偿作为受害人的一项权利不为多数人所知等等,以上因素都限制了国家赔偿法的适用与有效实施。本文的重点集中于国家赔偿案件的启动程序——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在特殊情况下的认定。  相似文献   
5.
被害人救助作为西方被害人保护制度的产物,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理论认可到实践探索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被害人救助的相关理论被我国学者所关注,到了本世纪初,在中央有关政策的鼓励下,各地开始被害人救助的试点工作。从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反观其实施现状,或许是探索有关制度完善的前提。此即本文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处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改革相关工作机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