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撬杠撬压凹陷痕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统计本地区案件情况,入室盗窃案件占各类案件勘查总数的70%,所有入室盗窃案中,犯罪分子使用工具撬门侵入作案的占50%,其中使用撬杠工具的达60%。由此可见,由撬杠形成的工具痕迹在现场上的出现率是比较高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安装双层防盗密封铁门的为数较少,被撬的也极少;安装木门暗锁或外层铁栅防盗门、内层木门暗锁的为数居多,且被撬居多,往往在木门上留下撬杠撬压凹陷痕迹。由于撬杠本身造型独特、制作难度较大、市场上难以购买,犯罪分子一般不会作一案换一撬杠,因此,它具有使用的连续性。并且使用撬杠作案时,撬杠一般不会折断、弯曲…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化犯罪的增多,犯罪分子窃取钥匙,用配匙机增配新匙并利用其作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该手段隐蔽、成功率高。及时鉴别这种配匙痕迹认定“母匙”(即正常使用的钥匙),可识破犯罪分子的伎俩,缩小侦查范围,推进侦破工作。“母匙”各齿峰面上配匙痕迹趋向见示意图。  相似文献   
3.
1案件简介某年10月24日,某市一居民家中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现场勘查中,发现地面的浅蓝色塑料泡沫板上有一灰尘鞋印,板质松软,表面为凹点状花纹,鞋印用掠地光照、顺光线观察可见,垂直观察难以发现。现场直接拍照提取无望,经用静电吸附器提取也未奏效。遂将载痕物体原物提取,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犯罪现场上,遗留凹陷工具痕迹的机会较多,作案分子利用工具撬压、打击门、窗、桌、柜等客体,往往留下凹陷痕迹。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对它的提取和利用率较低,有的仅作拍照提取,这是基层刑事技术部门普遍存在的不足。这里介绍一种新的制模材料和方法,供痕迹制模使用。1实验材料“哥俩好”HL302胶(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1盒;橡皮泥少许;手术刀片1个;蓝色圆珠笔芯1支;食用油少许;棉花或卫生纸少许;大头针1个。2实验条件环境温度约25℃。在较硬实的承痕客体上制模,如:木质、金属材质等。适用于容积较小或较浅的凹陷痕迹。3实验过程和方法3.1先清…  相似文献   
5.
心理痕迹,即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外在表象。它一方面以现状或迹象、行为或结果为展现客体,另一方面又是对人的主体状况的反映。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利用,正是从犯罪现场的现状、迹象、行为和结果出发,追溯作案者的心理和本质,为侦查破案提供依据。 1992年9月19日夜,焦作市粮库商店48,521元现金被盗。作案分子行窃时,使用了较多的反侦查手段,以逃避打击。我们正是狠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