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1.
<反垄断法>规定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但并未明确机构的设置模式、职能权限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立足于本国实际,宜选择由多元行政逐步向一元行政过渡的模式,最终设立直属国务院的统一反垄断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拟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接受婚检,这是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的通例.而条例实施后,婚检在实践中由必选变为自选.但无论从法理还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看,强制婚检都是必要的.首先,要求婚检正是<条例>有关条文的题中之义,同时,<条例>无权擅自改变其上位法所规定的强制婚检义务;其次,当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强调知情权而淡化隐私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法律慢慢相互渗透,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加大,比较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甚至成为"人类法律文明的晴雨表"。比较法曾历经兴衰起落,如今面临双重困境:其在法学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学科地位在我国至今未获教育部确认,比较法研究也缺少对外国法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关注,且不同程度地偏离法律实践。因此应明确将其定位为法学二级学科,完善课程设置,关注外国法,提升比较法研究的层次和质量,促进本国法律实践,逐步摆脱当下的比较法教育和研究困境。  相似文献   
4.
外在的制度性诱因和内在的观念性诱因促成了当下持续攀升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此类信访不仅打破了司法救济的最终性,人治色彩浓厚,而且因处访机构众多、效率低下、处访程序失范、救济成本高昂等屡遭诟病。但在司法公信力低下、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的今天,相比终止信访的救济功能而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现有信访制度,使其适应我国转型期的特殊需要,似乎来得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5.
行政救济与社会管理创新均以解决矛盾争端、促进社会和谐为着力点,具有目标同向性.作为行政救济主体的行政机关同时又是最重要的社会管理主体,在行政救济中具有其自身的相对优势,但也面临救济力度偏弱、救济效率偏低等问题.应强化行政调解、拓宽社会管理路径,改善行政裁决制度、提升社会管理效果,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保障社会管理的公正性,改革行政投诉制度、优化社会管理秩序,以此完善行政救济机制,最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