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之后,许多物品的价位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大米,70年代末只卖0.16元一斤,今天市场价是1.60元一斤,这涨幅不能说不大,其它肉类、蔬菜类、蛋类、瓜果类,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物品跌幅也很大。记得在60年代,第一次见到半导体收音机时,单管耳机的,要买60多元,而今天买一  相似文献   
2.
米舒 《民主》1999,(11)
去年夏季,书摊上一下子冒出许多打着“隐私文化”旗号的书来,先是安顿的《绝对隐私》,接下来是《单身隐私》、《非常隐私》、《婚内婚外》、《第三次离婚浪潮》……这一类书,题目千差万别,内容大抵是一样的,写男人和女人的婚姻隐私,如何有钱就变坏,如何变坏就有钱,如何背着老婆  相似文献   
3.
4.
在中国浩瀚的古籍中,毛泽东主席特别推崇《资治通鉴》,他读这部古书,不止读过一遍,还专门作了批语,并推荐给各级领导干部一读。我在70年代创览过此书,也觉得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古籍,是我国优秀的历史遗产之一。《资治通鉴》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全书294卷,记载了1362年的史实。该书运用资料广泛,除取材于十七史外,还从222种野史、传状、文集、谱录中引取各种资料。主要撰稿者刘分L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从动…  相似文献   
5.
丁谓之鬼     
米舒 《现代领导》2014,(2):49-49
丁谓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此人相貌不佳,脸如顽猴,但自幼聪捷机敏,并精通音律,口才又很出众。  相似文献   
6.
我想为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范文澜先生著的《中国通史《。为什么要读《中国通史?》因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知道和了解自己的历史,这是一个人人生观的一个基本点。记载中国历史的书很多,比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但这类古书,读起来工程浩大,非寻常人可读之。记得在十年浩劫时,我埋头测览了《二十四史》,后来在七十年代又翻阅了一遍《资治通鉴》,前后花了六年的时间。而且,读这两部书,没有扎实的古文根底不行,因此,《中国通史》是读中国史的入门之作。范本《中国通史》初版于1942年,原名《中国通史简编》,我最早是在…  相似文献   
7.
严嵩之变     
米舒 《政府法制》2011,(18):42-42
严嵩是中国四大权奸之一,名声之臭,大可与秦桧、李林甫、贾似道类比,但严嵩在45岁前,却还是个名声很不错的官员。严嵩生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江西袁州人,其父严淮在科举上屡试屡败,中年后便把中举的心愿转在儿子身上。严嵩从小接受了严格教育,3岁识字,6岁读四书五经,8岁以优等童生考入县学,被誉之"神童"。他18岁乡试中举,  相似文献   
8.
海瑞之苛     
中国古代,贪官多如牛毛,清官凤毛麟角.包拯算一个,海瑞也算一个. 海瑞生不逢时,他生活在一心修道的嘉庆皇帝时代.他生于海南琼山,父亲早死,从小与母亲谢氏过着贫苦生活.谢氏教他读<大学>、<中庸>,海瑞学习刻苦,但屡试不中,直到他28岁考入县学,成了生员.  相似文献   
9.
胡适的自警     
米舒 《政府法制》2009,(9X):39-39
<正>胡适家订有《字林西报》,一般7点以前送到。一天,已经8点半了,还没有见到《字林西报》。胡适于是设想了三种可能:一、送报的人遗漏了;二、报费满期了;三、今日本无报。胡适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因为《字林西报》是英国报,可能循例放"银行假期"。胡适细检日历和大字典,"银行假期"果然在八月第一个月曜日(星期一),而昨日正是八月第一个月曜日。于是,"昨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