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2004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以《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一)》为基础,选择性地运用该指标体系中的一些具体指标,尤其是表征科技创新程度的质量类指标和表征专利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价值类指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专利状况,为专利以及科技经济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显示构建该指标体系的意义并实际检验各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由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类指标构成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表征专利数量的数量类指标中选择了专利申请量,从表征科技创新程度的质量类指标中选择了专利授权量和授权率,从表征专利在经济活动中价值的价值类指标中选择了存活量和存活率共5个评价指标,运用加权评分的方法得到了综合评价值,用该值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专利综合实力进行了尝试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更加科学和准确地反映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并希望发挥指标体系的政策导向性作用,引导地区专利状况有序良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来,看到一些刑事判决书对罪名是这样确定的,“×××已构成强奸(未遂)罪”,我们认为这种写法欠妥。 显然,上例括号中“未遂”二字是对强奸行为处于何种阶段的注释和限制,这就不仅使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强奸罪这一罪名在字面上有了变化,而且缩小了它的外延,扩大了它的内涵,使“强奸(未遂)罪”有了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专利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专利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专利事业也正在快速发展.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建立一个客观、科学、全面、实用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显得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6条的规定,审判人员“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并且听取当事人和辩护人的意见”,以查明案件事实,依法对被告人作出正确判决。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对某些证据文书(多为篇幅冗长,且多见于证人的证言笔录)常常不是全文照读,而是节录宣读。这主要因为:一是这些证据文书中有与案无关的文字内容,即所谓“题外话”,证据理论表明其本身并不是证据,亦不应称之为“证据材料”和“证据来源”,所以不能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二是有些文字内容虽与案有关,并且能够证明案件某一情节,但在同一份或几份证据文书中曾重复出现,因而没有必要在法庭上均予宣读;三是有些文字内容虽与案有关且无重复,但经过审判人员庭前审查和印证,证实其是虚假的陈述并不能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