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下岗职工送技术好●胡法根报载,某公交公司曾有60多万元钱可供分配,有人建议发掉,但在该公司党委书记的建议下,这笔钱全部用于建设职工进修学校,一大批下岗分流职工在这里进行烹饪、电脑等专业技术的学习,为以后转岗或重新上岗打下了基础,受到职工们的一致称赞...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找党组织汇报思想,主动接受组织监督和帮助是较为正常的事,谁也不能例外。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都必须坚持好这项组织生活制度。然而笔者发现,现在有些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却把这一制度用歪了、用偏了,使本来很正常的汇报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上海市电气集团公司拿出30万元,对其下属的11个班组和11名一线技术工人进行奖励,其中数控机床调度的一位员工获得了10万元和1台价值3郾5万元的手提电脑的重奖。读罢这则消息,深为这种做法拍案叫绝。笔者认为,在当前“工人不吃香”的大环境下,这种重奖一线工人的做法值得提倡。以前常常看到一些政府部门重奖税利大户的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信息,但却很难看到重奖一线工人的报道。在一些企业中,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中,工人除了可以拿到工资以外,很少能得到什么奖励,更谈不到什么重奖了。因此,许多一线工人有失落感,许多人不愿当工…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媒介中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某项工作、某个问题,特别是一些群众上访的问题,有的单位领导开始对此淡然置之,推诿扯皮,但一旦上级领导作了“批示”,便急忙重视起来。本来完不成的任务完成了,本要拖猴年马月才会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了。有的问题群众几十次上访也无音讯,但“批示”一到就有了回复。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个企业管理教育经验交流会。会上 ,一位总经理谈及企业管理时 ,在介绍了他们关心职工的物质 、文化生活,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的做法后,深有感触地 说 :“关心是管理的前提,关心也是一种管理。”对此,笔者很 受启发。  管理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做好了,管理 就能出效益。做人的工作,关 心人、理解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 面。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对职工时时关心,处处爱护,就 能 使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职工也会自觉接受管理,服从管理 ,参与管理。然而,在我 们有些企业中,领导者却常常居高 临下,…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提出,在当前经济生活中大力提倡“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要提倡知识上的“扩大内需”。这一观点提得好。 时下有的同志一味地强调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坐下来静心地学习,甚至认为现在是非常时期,要全力抓经济,哪有闲心去学习?这种把抓经济与抓学习新知识相分离的观点是十分片面的。时代已经进入新的千年,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抓经济,关键还是要有知识,经济发展越快,越需要学习,越需要掌握新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掌握新的知识,那么新的经济到来,就只能束手无策,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抓知…  相似文献   
7.
近日,去一个先进单位走访,该单位领导在介绍其先进事迹时谈到,他们每年都要召开几次“教训交流会”,还规定要撰写关于教训方面的研讨文章。笔者听后深受启发,这个“教训交流会”确实值得提倡。 开会交流工作情况是我们日常中的一  相似文献   
8.
在有些单位里,常有个别领导在作出错误决策时,别人提醒他,“这样不能办”、“这样做违反制度”,但他却胸脯一拍,“怕什么,先办,出了问题我负责。”例如擅自违规放  相似文献   
9.
胡法根 《当代贵州》2013,(20):59-59
“温州指数”,也称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于去年12月正式发布。其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350个监测点,涉及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实体企业、部分民间借贷委托观测点以及典当行等其他市场主体,基本涵盖民间融资市场各类参与主体.主要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民间融资市场运行状况。6月21日,贵州省贵阳市、毕节市、黔东南州被纳入“温州指数”数据采集覆盖面。  相似文献   
10.
某基层单位管理比较松散,上级领导机关检查后对此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按理作为单位主管应当虚心接受,并将上级的批评如实下传,引导职工进一步查找问题,总结教训,完善措施,及时改进。可这个单位的主管却相反,千方百计向职工隐瞒上级的批评,深怕说了倒自己的面子。 谁都知道,上级提出的批评很宝贵,对单位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为何还要“贪污”上级批评呢?原因在于这些单位主管的自身思想有问题。首先这些领导对上级的批评有抵触,认为上级小题大做,批偏了,批重了,因而当面接受,事后并不想真的改正;其次是私心杂念作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