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起公司破产后拖欠注册资金是否应补足还债的案子,引出公众思维和法律思维的较量。要在公众心理形成和建立法律话语权,必然要把公众认识统一到法律认识上来。由此可以看出,法律话语权引领着法律思维去俯就公众思维中不违背法治思想的部分,依靠这部分形成共识,达到强化法律话语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胡祖文 《法制与社会》2011,(15):242-243
"官本位"思想在成教业余类学生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本文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我爸是李刚"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危害,接着指出"官本位"思想背后的根基——国家主义,引导学生高举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批判国家主义的"官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场隆重的葬礼,几段催人泪下的故事,宛如一曲回肠 荡气的歌。面对歹徒冰冷的枪口, “放下枪,我是警察!”一声怒吼, 掷地有声。吴国林,辽宁省兴城市公安局双树乡派出所的一名普通人 民警察,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承诺。 警察的工作是危险的,警察的职业是崇高的。在生与死的瞬间, 吴国林选择了挺身向前。不是他心中没有妻子和儿子,而是他多年 “较真儿”习惯使然。他爱妻子、爱孩子,更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爱 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事和群众。这些爱让他平时再累也不觉得苦,这些 爱让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吴国林生命火花的进发,不是一瞬间的鲁莽和冲动,他舍己为人 的作风,源自于几十年来在部队、在国企、在公安系统的锤炼。吴国 林是基层人民警察的优秀代表,他对公安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自 豪感。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吴国林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把 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战友。他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刻 苦钻研,勤奋学习。他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不为金钱利诱,不为亲 情友情左右。他甘于生活清苦和寂寞,在利益面前不伸手,却热心资 助困难群众,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德。 吴国林平素不苟言笑,心中却是满腔热忱。派出所院子里,吴国 林种的几垄白菜、几株月季花,让人觉得他对生活那份感情,浓得化 不开。吴国林对每一项工作都始终保持着燃烧的温度,直到生命的最 后一刻。 在吴国林的葬礼上,数万名群众自发赶来,悼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一幅幅挽幛,一个个花圈,一阵阵抽泣,一声声呼唤,不仅是对吴国 林的哀悼,更是对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献出生命的英雄的讴歌。人 民希望吴国林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的精神永在。 为了彰显吴国林的精神和事迹,本刊现刊登中共葫芦岛市委组织 部、中共兴城市委组织部和本刊联合采写的通讯《一位普通警察的葬 礼》。  相似文献   
4.
累积投票制的宗旨是保护中小股东选出代言人,但我国公司运行实践中从该制度获益的不是中小股东而是二、三股东们。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获益的二三股东们却不领情,领情的广大中小股东又难获益。原因是中小股东想要通过累积投票权选出代言人的门槛太高,以致承载中小股东希望的累积投票制变成了大股东迎合监管层的一种故作姿态。本文站在中小股东的视角,秉承累积投票制创立之精神,尊重我国《公司法》立法原意,深入分析中小股东累积投票将遇到的一个个门槛,针对不同的门槛分别给出了降低门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法社会权力包含良性社会权力和不良社会权力,良性社会权力在公民权利阵营里帮助制约国家权力,不良社会权力反而侵害其他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应培育和支持良性社会权力,而当不良社会权力侵害其他公民权利时,国家权力应勇于且善于制止,努力实现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6.
胡祖文 《求实》2012,(Z1):102-103
《担保法》用7个条文规定留置权,《担保法》司法解释又用了8个条文解释留置权,集大成者当属《物权法》,用11个条文规定留置权。综观大陆法系许多国家的留置权立法例,各具特色。单论我国留置权立法,和法国、德国的留置权立法例相比就有  相似文献   
7.
论合法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社会权力包含良性社会权力和不良社会权力,良性社会权力在公民权利阵营里帮助制约国家权力,不良社会权力反而侵害其他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应培育和支持良性社会权力,而当不良社会权力侵害其他公民权利时,国家权力应勇于且善于制止,努力实现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法律基础》历来作为高校的必修课。在现行的高校思政课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的课程设置中,明确规定普通高校本专科都必须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必修课。为落实该课,中宣部教育部还联合直接领导组织编写专门教材,通行全国。对于成人高校,2005实旌方案明文规定必须参照执行。为此,成人高校也得开设法律基础课,其核心在于帮助成人高校输出知法懂法的合格公民。但现今陷于"权大还是法大"困惑中的国情使得该必修课非常难讲。同时该课还存在知识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因此,探索一种适合成教业余类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