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不仅仅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的根本职责。作为一名人大干部,在新的形势下,要做到与时俱进、自主创新,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独创性.把创新意识、超越意识、效率意识贯穿到人大机关的日常工作当中.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极大的热情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主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更充分地行使职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俊霞 《求索》2008,(6):115-117
孔孟“生死”思想是儒家早期生死观的集中体现。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孔孟强调关爱生命,同时,认为死亡是可悲而可乐的,所以,对待死亡,还要重视死亡仪式。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在孔孟“仁政”学说上。谨慎地对待生死,自然就会使民众变得忠厚淳朴,孔孟“生死”观学说对我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的人生观和政策制定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法治所面临的困境似乎更为险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治。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呢?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的答案是:法律权威的缺失。法律权威的缺失不仅是我国法治化面临的最大障碍,同时,法律权威的树立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点。本文拟从法理与实证两个方面就法律权威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展开论述,以求大方指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