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毒品的特殊危害性和吸毒行为发生的独有特点,决定了应该把吸毒者视为受害者和病人,那种旨在通过对吸毒者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罚款、拘留或者刑罚惩罚来达到遏制吸毒人数增加、萎缩毒品供给市场的企图和做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无效的和得不偿失的。当前吸毒政策的调整方向,不是盲目照搬国外毒品合法化的做法,也不宜对大麻等软性毒品开禁,而是继续用美沙酮维持治疗方法替代罚款、拘留、强制隔离戒毒和刑罚,并且向全社会宣传普及该种治疗意义,扩大维持治疗方法的地域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盗窃罪犯罪客体及对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盗窃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对公私财产的占有权利而非所有权,因为所有权资格在法律上不可能被非法改变,盗窃行为所(欲)影响或者改变的,只是他人对财物的占有状态,不管他人对于财物的占有是什么性质的占有,盗窃犯罪都是对他人行使占有权的妨害。占有权能够直观反映出盗窃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这是被实践已经  相似文献   
4.
加强初中教育,是建塑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石,也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措施。同样,加强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特别是社会发展史的基本原理更为重要。它既是进入高中学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知识阶梯,又是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见危不救”的含义应当被限定在一个恰当范围内。只有不负特定救助职责或义务的人在能够救助、且救助行为不会给自己或者第三人造成危险的情况下的不予救助行为,才是应该讨论的对象。见危不救应否犯罪化的实质,是一定的道德义务能否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外国刑法中虽有对“见危不救”科处刑罚的例证,但在我国刑法中设立“见危不救罪”,不仅有道德根基不稳之虞,也违背动用刑法的“不得已”原则,对其科处刑罚不可能有效遏制此类行为的继续发生或蔓延。  相似文献   
6.
吴绍琪  陈千  蔡英 《行政与法》2005,(12):62-63
教育作为国家一项公共事业,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以及政府的广泛干预,使得教育领域中的租金无处不在,这必然诱使各利益主体参与到对各种教育租金的追逐活动中,因此教育寻租行为是大量存在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查分收费”这一案例的分析,认识教育寻租活动的表现和实质,重点剖析其危害,为有效地制止与预防教育寻租活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蔡英 《法制与社会》2012,(20):233-235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日益下降已成为不争事实,通过搜索粘贴突击拼凑论文,并借助论文不端检测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以求顺利过关,成为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常态.指导老师体谅和高度容忍毕业生在毕业论文上的敷衍和拖沓,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使毕业论文指导变成一场类似完形填空的活动.毕业答辩基本流于形式,难以产生思想碰撞,也无法起到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论证能力的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的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制度更多只是在形式上得到执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